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峰会

陈清泰:不应以GDP指标考核企业

发布时间: 2013年08月24日 17: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陈清泰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陈清泰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8月24日,2013CCTV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举办,主题为“转型 升级”。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程宏、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清泰、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参加会议。近百位上市公司董事长出席会议,是中国上市企业与政府、自律组织及媒体进行高端交流与互动的年度盛会。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清泰在峰会上表示,在当前情况下,政府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制定项目,选择依托企业,分配GDP增长指标,实施倾斜政策,进行督导和成果评价等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形势,使企业在不断追随政府,而不是在追踪市场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以GDP指标考核企业,鼓励的是规模扩张,会抑制效率的提升和企业的创新。以下为发言实录:

  陈清泰: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改革步伐加快,把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今年春节前后,上市公司协会组织力量与各地协会一起开展了改进政府与企业关系,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专题调研,调研中使我们对中国企业,以提高效率为目标,向创新驱动转型,以及转型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等问题,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下面结合调研的结果,我想讲三点。

  第一,实现经济转型,需要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基本走过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在这个期间,我们主要的是重复工业化国家已经走过的过程,比如建设和完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提高矿业能源等保障能力,奠定基础原材料、基础制造业、民生需求的基础等等。在这些领域,社会需求可以预测,所缺的技术可以从国外获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以控制较多的资源配置权,采取举国体制、政府主导、依托国情、大规模投资的增长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走完了这个过程,对中国进一步的工业化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至今,如上领域已经普遍出现产能过剩、边际效应呈递减趋势,明显进入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阶段。种种迹象表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已经走到了尽头,克服箫条,重振经济,恢复和提升产业的边际效益,基本途径就是要投资,要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但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与追赶期不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很难准确预知未来,是风险很大的经济活动。创新发展主要靠企业家的睿智和胆识,分散决策,进行不怕失败的,不停歇的探索,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市场,创新是否成功要由市场评价,创新的措施成本要靠市场来消化,创新的溢价收益也得靠市场变现。

  因此,创新发展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与追赶期有很大的不同,好的市场环境,较高的竞争强度是重要条件。因此,政府不能用追赶期的管理方式来推动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必须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角色中退出,采取有力措施,改变发展环境。首要的是重新定位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通过调节市场引导企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自主决策,承担风险,市场则为创新提供动力、平台,并使成功的创新获取溢价的收益。

  第二,有怎样的发展环境,企业就会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式。近年来,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压力日益增强,政府千呼万唤企业转型,但是,进展仍不如人意。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倒逼企业转型的力量被传统的体制和政策所扭曲,未能充分发挥效应。同时,创新发展的环境条件尚待建设和完善。实际上,企业对传统增长方式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没有市场力量的倒逼和高回报的吸引,大多数企业不会轻易转型,例如,在生产要素充裕,而且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多数企业会选择规模扩张,低成本竞争的战略,环境成本可以外部化,高消耗,高污染就会大行其道,节能环保的企业就会退缩,如果假冒、仿制得不到有效监管,搞创新的干不过盗版的,多数企业就不会冒险创新。如果行业标准落后,而且实施不严,就会导致准入门槛过低,劣质低价品充斥,先进企业就会被落后企业所打倒。如果不正当竞争得不到有效治理,普遍存在违规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果选择性执法的机会时时出现,就会使企业更加注重开发政府关系这个生产力,如果房地产、金融投资的回报持续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就会造成干制造业的搞不过干房地产的,干实体经济的干不过搞虚拟经济的,企业就倾向于远离制造业,转而追逐各种投资热点。

  创新和变革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同时也是企业不竭的追求。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企业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只能适应外部环境,因此创新或者不创新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选择,有怎样的外部环境,多数企业就会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式。如果少数企业不创新,那是它基于自身条件的决策,如果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那就是发展环境还不太支持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问题,就是发展环境转换的问题。从如上情况看,目前的体制政策环境还比较适合投资驱动的发展,还不太适合创新互动的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我们还面临诸多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的问题。

  第三,政府既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也是改变发展环境的主体,能创造和改变环境的是政府,政府的政策和行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行为,要改变发展环境,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方式入手。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都在增强,政府职能应及时从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转向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宏观环境,重要的使是进一步完善基于法律规则的经济治理,政府经济工作的一项核心职能,是制定市场规则,减少官员的自由财政权,并保证规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严格执行。

  当前,一方面要完善规则,另一方面要提高规则的执行力,政府官员应带头执行规则,确保竞争环境公平有效。确保企业能自主决策,进入和退出市场。同时,实施严格的市场监管,使违背市场规则的机构和个人付出应有的代价,以此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预期,让企业在统一的法律和规则的保护和约束下自主经营,使任何企业都可以通过高水平的产品营销和管理,获取高收益,而不是靠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工作的注意力就要集中放到创造有效的市场上来,使政府调控市场的有效性更大程度上通过市场的有效性来体现,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促进有效提高和鼓励创新的竞争政策,消除市场进入壁垒,提高竞争强度,充分释放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尊重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尊重市场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的筛选。通过有效的竞争,激励产业和企业无休止的改进效率和投入创新。应改变政府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反思和调整通过产业政策对产业进行的行政干预。

  政府应从竞争性项目的经济性管制,及时转向针对外部性的社会性管制,比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以及土地使用等等社会性审查,在当前情况下,政府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制定项目,选择依托企业,分配GDP增长指标,实施倾斜政策,进行督导和成果评价等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形势,使企业在不断追随政府,而不是在追踪市场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包括市场准入在内的行政审批,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市场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行政性垄断,地方保护和所有制歧视,造成了市场风格不平等竞争,阻碍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政府管的太多,包的太多,优惠太多,企业就会产生依赖,遇到问题不是找市场,而是找政府。以GDP指标考核企业,鼓励的是规模扩张,会抑制效率的提升和企业的创新。

  向创新驱动转型,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外部发展环境的改善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基本职能,是服务于上市公司,我们将与有关机构合作,不断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反应企业的群体呼声,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为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谢谢大家。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陈清泰 GDP 的新闻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