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乳业重组大棋:牧场问题仍是死穴

发布时间: 2013年10月31日 16: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争吵多年的牧场问题,此次还是没有定论。

  今年以来,乳粉行业的政策调整密度可谓空前的高:

  5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新规在通关时间、进口相关成本等方面对小贴牌进口商影响较大;

  7月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赞臣、雅培等国外乳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

  8月初,因新西兰恒天然乳蛋白粉“肉毒杆菌事件”,国家对新西兰原料奶粉停止进口;

  8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形成的《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3版)》(征求意见稿)发布。核心在于进一步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准入与生产许可条件,鼓励企业采用湿法加工工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高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基地建设,以及生产加工布局、技术装备更新等方面要求。该细则出台后,监管层将对乳企开展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核换发,重新核定生产资质;对奶源质量无保障和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检验检测条件落后的企业实行停产整顿,经整顿仍不能达标的,坚决予以淘汰;

  9月1日,海外代购关税额大幅提升,免税额由原来最高500元降至50元;

  10月16日,商务部确认,首批选定10家奶粉品牌于10月底开始试行奶粉药店销售。
  除上述一般性政策外,工信部正在酝酿一个对全行业影响巨大的政策,即正在编制的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组方案。据媒体披露,在这份《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中规划:第一阶段为摸底调查;第二阶段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前10家国内品牌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底第三阶段工作完成,形成3-5家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最终配方奶粉企业整合到50家左右。

  业内专家表示,整合兼并的目的在于谋求安全的奶源。但对于业界最关心的牧场营建问题,直到现在,也没能形成共识。

  谁来养牛?

  乳粉质量的关键是奶源的好坏已是业内共识,因此对于入选兼并重组的企业,工信部限定了兼并重组主体的资格:采用湿法工艺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企业,所用原料85%为稳定可控奶源基地所产生鲜乳。

  对于这一规定,国内多家使用进口奶源的配方奶粉生产企业被排除在外,对此圣元国际集团董事长张亮就持有疑问,在中国生产婴儿奶粉应该用进口奶粉使用干法工艺生产,中国一年70万吨配方奶粉,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原料奶粉直接生产,不过20多万吨,“乳粉企业的专业是乳品加工,养牛之于乳粉企业是副业。资源、经济、信心,进口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其实在奶源建设上,究竟应该由企业自建还是专业分工是争论已久的话题。

  早在2009年,国家讨论奶源基地建设的时候,国家政策是建议企业自己养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中要求2011年底,乳制品生产企业基地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这一要求在当时被大量企业反对——要达到70%的比例,企业根本负担不起高额的奶源建设费用,后来争论的结果就是把自建调整为可控,就是由产业链上专业做牧场的企业来提供奶源。

  专业分工的好处是专业牧场养牛非常严谨——在大量的前期投入下,牛或牛奶出现任何问题都会亏本,牧场不敢让牛场出一点问题。“现在甚至有的国家乳业专业化到牧草都有专业的企业在做,并且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管。这样下来检测上即使稍有疏忽,也绝不会出现大的安全问题。把重点放在检测产品的同时而忽视前端工作,检测再严也可能出问题。”乳业分析师宋亮如是分析。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广州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如果说专业分工,本身养牛的人就应是专业的。”但是否真的完全由专业牧场来做奶源?王丁棉的看法是市场还不成熟,条件不具备,“目前专业化分工的奶源供应占比不到国内乳企所需的5%,国内80%的原料奶来自农户、散养户及其他个体户。在广东就有很多存栏在1000-2000头奶牛的个体户。即便未来8-10年,专业化分工的奶源也只能供应国内1/3乳企所需。”

  在一些专家看来,可控奶源和自建奶源,两种模式并不矛盾。市场经济讲究专业化分工,但当前的中国乳业极度不发达,不适应也不符合专业化分工这种形式,只有在市场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候,才能在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保障奶源安全。

  怎么监管?

  不管是专业分工还是企业自建的奶源,关键的还是对牧场的管理。“应对质量安全保障新要求”是本次工信部设计方案的初衷之一。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是“少数人管大多数”,因此监管成本居高不下,而国外很多乳业发达的国家却不是这样。

  苏勇教授介绍,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合作社为主导的产业链一体化组织模式,是世界乳制品行业较为主流的模式。在荷兰,奶农以自发自愿的形式组织合作社,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选举合作社领导层。合作社投资、拥有乳品公司,一体化控制乳制品的加工、销售环节。乳品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由奶农代表组成的薪酬委员会任免。在这个经济组织中,奶农既是基层生产劳动的参与者,又是整个产业的所有者。

  “如果奶农因为产品不合格,就会被清出合作社。”苏勇教授表示,此模式下产品不合格率极低,通常保持在千分之一以下,“多数人管少数人的模式,有效降低了质量风险和监管成本。”

  有关资料显示,世界最大的6家乳制品公司,有3家属于这种合作社一体化模式。

  资金支持什么?

  在这场影响全局的重组方案中,巨额扶持资金的流向也引起了所有企业的关注。

  据报道,工信部在方案中推出税收优惠、财政扶持、金融综合授信、发行股票和债券和被兼并企业土地开发收益5项政策措施和保障。此前消息称,国家有关方面将会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贷款等方面给予300亿元的资金支持。由于方案尚在报批待定中,很多细节并未明确。王丁棉表示,首批300亿的资金是投入到奶源建设上,还是乳粉加工上,这需要各方仔细商榷。

  苏勇教授指出,我国在奶源建设上与国外合作社形式相比,牛奶生产方式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三五头奶牛的散户奶农,要么是大型乳制品集团巨资兴建的超大规模工厂化奶牛养殖场。过小和过大的规模,都会造成规模不经济,导致我国乳品行业丧失竞争优势。”

  据荷兰某乳品公司大中国区发展总监阿瑟介绍说,荷兰家庭农场的成功,得益于适度规模的中型牧场。“50-100头奶牛的中型牧场,既可以承受添置机械化、信息化养牛设备的成本均摊;又能够节约牛群规模过大造成的疾病防控、生态环境治理成本,还适合使用自家农场的饲料,降低长途贩运的成本。”最重要的是,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使荷兰奶牛不必“圈养”,而是“散养”在户外草场上,因为这能使牛奶质量更有保障。

  备受非议的中国乳制品业态,究竟会在此轮大手笔的变革中走向何方,或许答案尚留待时间来揭示。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乳业 兼并重组 的新闻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