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食品价格涨幅拉高CPI

发布时间: 2013年11月10日 07: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京华时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涨幅较9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8个月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仍然比较突出。10月份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5%,影响CPI同比上涨约2.11个百分点。

  京华时报记者顾梦琳综合新华社

  >>CPI

  鲜菜价格同比涨31.5%

  10月CPI同比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5%,非食品价格上涨1.6%。从八大类上看,食品价格涨幅居首,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2.11个百分点,为拉动CPI上涨的主力军。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5.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3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31.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8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8.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从更能反映价格最新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看,10月份全国CPI环比涨0.1%,涨幅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环比降0.4%,鲜菜价格降2.8%,猪肉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

  >>PPI

  已连续20个月为负值

  数据同时显示,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5%,降幅较9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这是PPI降幅在连续4个月收窄再次出现扩大,至此我国PPI已经连续20个月为负值。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49个百分点。而生活资料价格出厂价格同比持平。

  此外,10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与8、9两月持平。

  >>分析

  四季度物价将温和上涨

  今年1月-10月,CPI同比上涨平均2.6%。但9月、10月物价已连续两次突破3%的温和通胀水平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年内CPI同比呈小幅缓慢攀升趋势,预计四季度CPI同比仍有可能继续小幅走高。不过目前来看,国内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也维持稳健中性、猪肉等食品价格总体涨势平稳以及输入性通胀也没有明显抬头等因素,将使得全年通胀压力仍然可控。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由于PPI持续为负值,需求仍然较为疲弱,总体来看,其对CPI的传导效应也并不明显。

  >>专家解读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0月份3.2%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比9月份增加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2.3个百分点,与9月份持平。唐建伟表示,翘尾因素扩大是10月CPI同比涨幅出现上升的主要原因。

  唐建伟指出,10月份以来节假日因素消退,以及天气转好带动蔬菜供应增加影响,10月内主要食品分项价格如鲜蛋、鲜菜、鲜果、水产品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下降6.6%、2.8%、0.9%、0.9%和0.4%;在各主要权重食品价格环比下降的带动下,10月食品价格环比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整体保持了稳定。

  全年调控目标完成应无压力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殷醒民认为,今年以来,国内货币政策调控一直保持在稳健状态下预调微调。因此,货币因素对物价的影响并不会很明显。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从更能反映短期物价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来看,10月CPI环比上升0.1%,主要受到非食品价格的推动,明显低于上月的0.8%,说明通胀压力有所下降。尽管通胀率在11月可能进一步上涨,但全年通胀压力仍然可控。

  兴业银行、上海证券等机构及业内人士仍然认为全年通胀处于温和水平,完成年初设定的“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目标并没有多大悬念。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