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一线工人]十万大山深处的南网兄弟

发布时间: 2013年11月19日 17: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早上8点出门抄表、收费,维护、检修线路,下午近4点才有时间吃午饭。饿了,吃点饼干;渴了,喝点山泉水。这是同时荣获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的广西电网防城供电公司黄春强、 黄春宁兄弟俩习以为常的一天。

  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黄春强、黄春宁管理方圆98.8公里的十几个华侨定居点,每月要走近百公里,14年光阴,就走了16000公里。

  苦

  山高谷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际……广西十万大山曾因电影《英雄虎胆》而闻名全国。英雄远去,大山依然。

  广西防城港十万山华侨林场位于十万大山深处,方圆98.8公里,散居着2038户人家。“走一趟山路回来,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天寒地冻,毒蛇猛兽都能遇到。”当地人说,因为地处亚热带地区,十万山每年有6个月是大雾和雨水天气,冬天阴冷,夏天湿热,雾气重、山路滑,稍不留神就会摔倒。

  从1999年起,黄春强、黄春宁便开始承担起十万山华侨林场电力线路的供电、维护、检修工作,负责林场2038户人家的抄表、收费,维护7公里的35千伏线路、40多公里的10千伏线路以及大量的400伏线路,共有26个台区,常常一天要走上近10个小时。14年,兄弟俩走烂了几十双鞋,报废了4辆摩托车。

  绕过弯弯的山路,在一处山坡上简陋的营业点里,记者见到了兄弟俩。

  说是营业点,其实是仓库、收费点和值班室三合一。里面的一个大架子上摆满了电工工具和各种器件;两张简易的床,是兄弟俩值班休息用的;而在门口摆放的两张旧桌子,则是收电费的柜台;整齐码放的电费记录本里,对华侨林场2038户用户的名字、所属台区(指一台变压器供电的范围)和每月用电量的登记无一遗漏。

  “以前山里没有修路,收一、 两户电费都要走上几小时。”黄春强说,刚当电工的头几年,没有摩托车,全靠双脚,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就是到了2011 年,还有部分生产队没通路,远的台区走一个来回就得花上一天的时间。晴天汗流浃背,雨天一身泥水。“只要出门,全身就没干过。”遇到雨天,在山路上走着走着,就能听到有石头滚下来,或者听到塌方的声音。通往一些村屯的山路横跨溪流,要是在每年七八月份下雨,就涨洪水,只能蹚着齐腰深的黄泥水巡线。

  距离供电营业点15公里有个隘脚村,因为一路上山势险峻,路况又差,被叫做“绊脚村”。2011年9月30日,台风“纳沙”,“尼格”接踵而至,十万山多处树枝被折断后搭在线路上,造成隘脚村多处停电。兄弟俩放下饭碗就出门了,骑着摩托车沿着线路查找故障点。

  “风吹得眼睛睁不开,开在路上感觉都要飘起来了。”黄春宁说,“不时有大风吹断树枝,当时非常担心被刮倒的大树砸中。”大雨过后的机耕路泥泞不堪,摩托车多次打滑侧翻,两人的膝盖、小腿多处被碰伤。平时40多分钟的山路,这次走了两个多小时。在接近隘脚村时,终于发现了故障点。可车子开不进去,兄弟俩扛着30公斤重的瓷瓶,走了3公里。

  狂风暴雨中,兄弟俩花了两个多小时恢复了供电。离开村子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村子没有路灯,感激不已的村民们打着电筒给兄弟俩照明,送出了好几里路。那个国庆黄金周,兄弟俩处理线路故障18起,没歇过一天。最忙的一个晚上,从早上干到深夜1点多钟。

  这种情况对俩兄弟来说司空见惯。黄春强告诉记者,十万山是全国三大雷暴雨高发区,一年365天,雷暴雨天数超过110天。雷击线路容易造成断线。而林场很多线路是“挂灯笼”,一出故障,必须一段段爬杆巡查,不像城里有自动化装置可以判断故障点,几十公里的线路,有时要走上四五个小时才发现故障点。

  “每次出门查找故障,我和弟弟每人身上要背着20公斤重的工器具,最少的一天要走7到8个小时。”摩托车开不到的,就得挑着工器具爬山。因为辖区面积大、供电环境差,工作量是一般电工的几倍。遇到抢险,兄弟俩经常忙到天黑。

  广西国营十万山华侨林场党委书记、场长钟晓明向记者谈起记忆里的一件事情。2008年5月的一个深夜,狂风暴雨造成了潭蒙归侨队一根电杆严重倾斜,摇摇欲坠,危及归侨侨眷的生命财产安全。凌晨1点,钟晓明接到报告和林场工作人员赶往潭蒙归侨队,想起黄春宁这两天患重感冒打点滴,就悄悄地通知黄春强前往处理。途中钟晓明一行被凶猛的洪水阻隔了,却看到湍急的洪水中有辆摩托车,进退不得。“原来是春强、春宁兄弟俩,没想到他俩比我们还赶在前面,当时我很感动,春宁还在打点滴呀!”在大家的努力下,兄弟俩脱离了险境,大伙一起赶到潭蒙归侨队,在瓢泼的大雨中忙到凌晨三点半,才排除完险情。收工时,钟晓明发现黄春强的小腿上趴着一条拇指大的蚂蝗,已经吸得发涨滚圆。黄春强却笑笑说,挨蚂蝗咬是常事,好几次他们都把蚂蝗带回了家。

  “在这两兄弟之前,十万山片区也有人做过电工,但没过多久就受不了了。”一旁的防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周山介绍说。

  “这里那么辛苦,那么危险,想过离开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兄弟俩坚定地回答:“再苦,我们也要留在大山。我们总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这片土地做点事情。” 

  难

  “你们一个月才赚千把块钱?不可能吧?”由于偏远落后,十万山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从外面打工回来的人得知兄弟俩的境况,惊讶得瞪圆了眼睛。但是这兄弟俩心里觉得开心。

  见到记者来采访,隘脚村的瑶族老乡邓立权掏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们兄弟俩不容易,比我们村民还要辛苦、还要累。下雨了,我们可以在家休息,可他们就得出去巡线查故障,连下一餐饭什么时候吃上都不知道。”

  “我们只想着早一点复电,就不会让等电用的老人和孩子心慌,就不会让小卖店冰箱里的雪糕融化了……乡亲们需要我们,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再累,我们也开心。”

  “阿哥仔,今晚能通电吗?”黄春宁永远记得,13年前,自己刚入行,一次线路故障检查,一位背着孩子的妇女,眼中对自己充满了期望。然而,他没有能力进行抢修,只能上报等候处理。因为当时林场电工的只管抄表收费,出现供电故障,只能上报供电所派人来处理。而十万山华侨林场离城区供电所有40多公里,从发生停电到派人来排查,一来一回,起码要一两天时间。那位大姐期待的眼神和心里的无奈,让他刻骨铭心。从此黄春宁下定决心,“要练好本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没有老师,一切都靠自学。为了尽快弄懂设备的构造和原理,兄弟俩把一些废旧设备拆开来研究。各种五花八门的设备,凡是能够拆卸的,都一遍遍拆卸,又重新组装。记不清拆了多少种设备,手掌磨破了多少水泡,又结了多厚的老茧,以至于现在对大多设备,他们不用拆开,就能知道里面的结构,怎么布线,什么原理。

  熟悉了设备,想法也多了,干活时什么设备用得不顺手了,就琢磨着怎么改良。哥俩发明的绝缘砍刀,增强了清理树障的安全性;改良过的脚扣,避免了雨后登杆打滑的现象。这些小发明,有的还被其他单位学习借鉴。

  “我觉得挺自豪。”黄春宁笑着说,他和哥哥靠努力从“门外汉”变成了合格的电工,现在不仅是电力设备,就是乡亲们的摩托车、电饭锅坏了,也时常送来给兄弟俩修理。

  在十万山林场,要服务好乡亲,只懂电力技术还不够。在十万山林场居住着瑶、壮、汉等多个民族,2500多户人家讲五、六种地方方言。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到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家里收电费或检查故障时,比划了老半天人家还是不清楚。于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兄弟俩就在工作中向乡亲们学习。他俩从小讲的是客家话,现在不但能够流畅地讲普通话,还学会了白话、壮话和瑶话。片区内总共11500多人、2500多户用户,交电费的时候,哪个户主属于哪个台区,他们看一眼就知道了。

  不仅如此,林场总共373基杆塔、34台变压器、100多公里低压线路、2038户户表,所在具体的位置,兄弟俩也烂熟于心。他们能依据林场任何一个电杆的名称和开关的编号,就准确地记起具体在什么地方、设备是什么状况、什么时间有什么变动。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没什么,就是琢磨多了。”黄春强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每走过一根电杆,每发生一次抢修,他们都认真记录和思考研究易发故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每一种老化或者故障的设备,还画了几大本厚厚的图纸,强迫大脑记牢每根电杆的型号和易发故障。“乡亲们住得分散,最远的村屯开摩托车来回一趟得四五个小时,要是哪里停电了,乡亲们肯定等得心急,所以出门抢修要把需要设备一次性带准、带对。”

  现在,林场这里几乎所有的维护抢修工作,兄弟俩都能独立完成,每年还多次参与支援其他片区的抢修工作。2010年,黄春宁被选派到广州参加亚运会保供电工作,担任棒垒球馆三楼东侧面积400多平方米的保供电小组的组长。大到变压器、配电箱、发电机,小到小电灯和小插座,棒垒球馆的灯光、音响、计时计分器、大屏幕、直播设备等器材设备的供电,都是保供电的内容。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午餐吃完盒饭后,连眼都没空眯一下。两个月的亚运保电,他负责的责任区没出现过一点纰漏。

  2011年8月,兄弟俩协助施工队伍完成了广西电网公司十万山归侨危旧房改造供电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了17个归侨生产队、505户归侨的“用电难”问题。看到大山深处闪烁着万家灯火,兄弟俩特别开心。

  目前,十万山还有10多户每月电费还不到1元的用电客户,也就是说,这几毛钱的电费兄弟俩也要上门去收取。“碰上主人不在家,只能抄个数回来,改天再去。习惯了就不累了。” 

  

  “平日里,你们是怎么样服务这里的村民的?”

  兄弟俩说:“我们没有把天天面对的这些人当成客户,他们是我们的乡亲,给自家人办事,自然没有分内分外。再忙,也要帮助乡亲。”

  留守在大山里的老人和小孩都缺乏用电常识。有一次,一位阿婆拿出用了好几年的手电筒,让兄弟俩帮忙修理。“手电筒也带一个‘电’字,找你们兄弟,没错吧?”

  黄春宁禁不住笑起来,拍着胸脯跟阿婆打包票:“阿婆您放心,一定给您修好!以后有事您就找我们哥俩!”

  林场里有位86岁的抗美援朝退伍老兵黄朝修,孤苦无依。黄春强还记得,1999年第一次走进老人住的地方,家里只有一个5瓦的灯泡。那以后只要巡查线路经过,他们就会去看望老人。2009年,兄弟俩通过努力,为老人架设了一条专门的线路,老人用电有了保障。

  去年11月19日,老人家因病离开。村里人说,老人无儿无女,总是说兄弟俩是他的“大侄子”。在世时老人最爱做的事是看电视,电视机是“大侄子”和城区供电所的同事一起捐赠的。

  真心的付出,收获的是真心的回报。在兄弟俩负责的片区,走到哪里,乡亲们都热情地招呼,都要拉他们到家里去吃饭。这么多年来,26个台区2038户用户,从来没有拖欠过一分钱电费,乡亲们还主动协助清理线路通道。遇到抢修,乡亲们会主动帮忙。2010年7月,强热带风暴“灿都”过境,那岭支线遭到雷击,断线停电。由于断线杆档距过大,而且断线处又是石山陡坡,加大了抢修难度。附近的乡亲自发地过来帮忙,十几个乡亲就和兄弟俩一起冒雨干了几个小时。

  距离供电服务点最远的巩门村有23户人家,进村的山路特别难走,有4公里山路不通车,只能步行。每次兄弟俩进村维护线路,往返一次要4个多小时,遇到夜里抢修,乡亲们总是热情地留宿。有一户叫邓立权的乡亲,家里并不宽裕,但总是坚持留兄弟俩住下,还把家里最好的一张床让出来给兄弟俩“享用”。

  线路清障赔偿工作,在很多地方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村民阻碍线路清障事件时有发生。而在十万山华侨林场,不但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乡亲们还经常主动帮助清障。乡亲们对兄弟俩说:只要挡住线路的,不用打招呼,你就随便给我砍。那满村村民谢绍茂家种有一大丛毛竹,曾有人出2000块钱,他不愿意卖,说要留着盖房子用。去年7月,一场强台风把谢绍茂家的竹子吹倒了,造成那满支线线路跳闸停电。当兄弟俩赶往抢修,与谢家商量清障工作时,谢绍茂二话不说,叫上村里的7、8个村民,把自家的竹子全部砍掉,清出了与线路足够的安全距离。

  在兄弟俩看来,乡亲们给予的信任与支持,对他们而言就是世上最好的回报。
  黄春强告诉记者,2010年,营业点分来了一名新同事,这是12年来第一次有新人到营业点,他俩特别高兴。没想到1年后,新同事不愿干了,说这里太苦。“我和弟弟坚持着,我们坚守着十万山,因为这是有我们的父老乡亲,这里是我们的家。”

  “知道什么让我最快乐吗?”坐在营业点外面的大树下,少言寡语的黄春强说,“每次抢修,去时一片漆黑,回来的路上,灯光就在我俩身后亮着。这时候,我就感到无比的幸福。”

  “如果青山可以开口,它会把这对兄弟奉为自己的守护神。整整13载,隐忍寂寞,相伴清苦,行走山间,排险抢修。千般难,比不上村民一抹微笑;万般苦,消散在灯亮那一刹。”这是去年“感动南网”十大人物评委会给予黄春强、黄春宁的颁奖辞。如今,这兄弟俩已成长为一线工人的杰出代表,成为神州大地上一座耀眼的精神灯塔。(央视网记者 包征宇报道)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一线工人 十万大山 的新闻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