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 2013年12月06日 16: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华蓥煤都变绿都。华蓥市委宣传部供图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华蓥城区杜家坪的棚户区改建工程。

  12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4种类型。广安华蓥市被划为衰退型城市。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华蓥市有哪些突围经验?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前往当地探究竟。

  1

  曾经辉煌煤炭产业“一枝独秀”

  在华蓥市发改局一位官员,仍对上世纪90年代华蓥经济发展盛况记忆犹新,“那时候,整个华蓥的工业就是煤炭产业一枝独秀。”据悉,华蓥市矿产资源主要以煤炭资源为主,查明煤储量达27188.33万吨,其中可采储量达19153.4万吨。

  资料显示,在1990年—2000年的鼎盛期,华蓥市国营、集体、个体煤矿企业最高达102个,其中华蓥山主峰下的瓦店乡,煤矿企业达到30多个,全市采煤从业人员多达30000人以上,开采能力超过600万吨/年,煤炭工业产值超过了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华蓥市发改局人员白磊说,在那个煤炭产业蓬勃发展的美好时代,也伴随着煤炭资源开采业的无序,造成了煤炭资源极大浪费和地质环境的严重破坏。

  2

  发展“后遗症”资源枯竭、生态坏境破坏

  按照当地官方说法,2000年—2005年是华蓥煤矿产业的衰竭期。为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华蓥先后进行两次大规模的关井压产工作,煤炭生产企业由原先的103个减少到33个,年生产能力下降到450—500万吨/年。

  2005年,华蓥市的煤炭资源正式进入枯竭期。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支柱地位逐步消失,尽管当时通过技改扩能,煤矿年产能力虽可达400万吨以上,但煤炭资源储量大幅减少。截至2007年末,华蓥累计开采原煤21644.43万吨,其中损失量6926.23万吨,占探明储量的79.61%,当时预计剩余煤炭资源尚可开采7.92年。如今5年过去,华蓥市可采煤储量已不足3年。而一度超过3万人的采煤大军,目前只余下1.1万人。

  昨天下午,在华蓥绿水洞煤矿棚户区,几栋破旧的楼房在灰蒙蒙的天空背景下,毫无生气。煤矿工人家属陈大妈和一群退休工人围在一起打麻将,过去30年来,她已习惯了一栋楼居民共用一个公共厕所、白天也需开灯照明的生活,但房屋的质量让她很担心。

  华蓥市发改局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煤矿产业不仅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矿山棚户区改造也绝对是个棘手的问题。据悉,华蓥现有始建于1970年的矿山棚户区11个,50000余名棚户区居民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系列严重问题亟待解决。

  3

  产业突破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曾有业内人士提醒,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如不及时转型升级,一旦资源耗尽,城市失去了发展动力,整座城将人去城空了,成为无人住的“鬼城”。此话并非耸人听闻,鄂尔多斯、陕西神木、甘肃玉门、湖北黄石、长春等城市被称为中国正在衰落十大城市,而鬼城鄂尔多斯的衰落程度排名第一。

  差不多在煤炭资源出现枯竭的同一时期,华蓥开始着手城市产业转型。2009年,华蓥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四川首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

  “华蓥正处于资源型工业向非资源型工业转变的关键阶段,我们只有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快向培育主导产业转变。”华蓥市委书记欧太元在接受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当前,华蓥主要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加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招商,致力于打造500亿产业园区、培育2-3个百亿主导产业,建设川东北地区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基地,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据悉,目前先后有100家左右企业入驻广华工业新城,去年的产值达45亿元,将力争今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预计到2017年,入园企业将突破200户、上市公司达到2户,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非资源工业占比达到70%以上。

  在华蓥市发改局工作人员白磊看来,华蓥市的工业已经由以前的“煤炭产业一枝独秀”成功转变成电子信息、机械加工、新型材料“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外,旅游业已经成为华蓥市的一张新名片。

  4

  改变环境恢复生态,改善矿区居民环境

  不过,对于前期矿产资源开发留下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煤矿企业减少而留下的大批剩余劳动力等“后遗症”,该如何解决?

  华蓥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当地争取到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资金,此后,又向省发改委争取到石漠化治理项目资金等多个项目,用于对前期因煤炭资源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治理。

  据悉,2012年以来,华蓥市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60.88平方公里,巩固退耕还林10.5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2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9%,2010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全面完成,2011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一标段基本完成。

  而对于因资源枯竭导致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华蓥当地通过对这些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推荐到工业新城的企业上班,或是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目前,矿区棚户区改造已经提上日程。在华蓥城区杜家坪煤矿棚户区建设工地,11栋电梯楼正在修建,届时将能改善广能集团2000多户矿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贴在建设工地围墙上的宣传纸张上如此描述“棚改愿景”:改造完成后,华蓥山矿区煤矿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将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台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善。据华蓥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会通过就地安置和异地安置两种方式,对矿区棚户区进行改造,改善矿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邱海鹰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超

  【新城名片】

  华蓥转型

  华蓥市是典型的资源型老工矿城市,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稳定压力增大等问题逐步突显,城市转型迫在眉睫。

  为此,华蓥市积极启动城市转型工作。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华蓥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 号)精神,大力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国家发改委对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评估的总体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对华蓥市转型发展工作组织开展了评估工作,通过实地现场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分析转型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转型经验,提出了政策建议,形成了《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评估报告》。

  华蓥市紧抓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的重大机遇,以建设四川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示范区、成渝经济区广渝合作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转型发展定位,奋力实施“三次创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切实加强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做到了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政府转型协调共进,经济实力、城乡环境、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

  华蓥市转型工作有四大特色: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政府“四个转型”作为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作为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路径。

  如今,作为资源枯竭的华蓥市,其转型还处在关键时期,但它的转型经验还是值得其他面临同样困境的城市作为一个参照样本。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超摄影报道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华蓥市 城市转型 的新闻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