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发布时间: 2013年12月25日 07:2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手机看新闻

领导人视频集

原标题: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 李金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于闭幕当日晚间发布的会议公告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明确了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目标。

  九次提及食品安全 要求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一大关键词。记者注意到,这份2600余字的会议公告,共九次提到“食品安全”一词。

  会议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指出,食品安全的监管是政府的应有之责。真正实现”舌尖上的安全”,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需要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最终消费的全程监管,食品安全相关的体制机制、监管手段料将全面加强,相应资金、技术和装备投入预计也会加大。

  会议指出,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对食品安全频频施以“重典”,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5月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惩治力度。而《食品安全法》目前也正在修订中,新法拟将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经济处罚力度。

  18亿亩耕地红线仍须坚守: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也成为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墨最多的主题之一。

  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会议还强调,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这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进口粮食比重越来越高,作为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实现“十连增”。但是在“十连增”的背后,中国却面临着粮食需求迅速增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提升空间日益收窄、耕地利用粗放、三大主粮净进口等多重困难的挑战。

  易鹏指出,当前中国要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含量和单产量,推进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以保证粮食安全。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核心在于提高收入

  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 ‘谁来种地’的论述很有新意”,管清友表示,这实际上是解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激励机制问题。农民本应该就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未来,资本下乡、规模经营、家庭农场、逆城市化等现象料将都会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的核心是要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太大,很多农民靠农业生产一年只赚几千块钱。而要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规模经营,让只有几亩地的农民成为拥有上百亩地的农场主,这样收入才能提高,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易鹏也指出,农民体面不体面关键看收入。目前中国几亿农民每个人平均只有几亩耕地,在这种分散的、个体的、不成规模的小农经济下,农业生产率相对较低,而且农民财产收入受制于土地流转的慎重,也短时间难提升。而当前要提高农民收入,一靠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二靠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探索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各种经营方式;三靠资本,要让品牌进入农业。

  明确城镇化目标: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

  会议还提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管清友指出,会议首次提出了未来城镇化的三个“一亿”,而且重申新农村建设,说明城镇化不是只搞城市群建设,也要搞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易鹏看来,这表明未来城镇化中,常住人口城镇化增加人数基本要和户籍城镇化同步,未来更看重公共服务均等化。

  而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此次会议提出的“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被视作与上述表述一脉相承。对此,易鹏指出,目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普遍偏低,自然潜力也较大,未来城镇化将主要靠中西部的城市群来作为主要吸纳阵地。(完)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