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农业部长:粮食安全基础不稳 不能轻言粮食过关

发布时间: 2013年12月29日 08: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人民日报 | 手机看新闻

领导人视频集

原标题:

  韩长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最近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又全面深刻阐述了“三农”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特别是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从治国安邦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些重要论述和战略要求,在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习近平同志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是中央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忘记历史、盲目乐观,不能今天温饱无虞,就忘了昨天饿肚子的滋味;不能粮食连年增产,就看不到今后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和压力。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确保粮食安全任务依然艰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粮食生产气可鼓而不可泄,“十连增”后必须防止出现滑坡。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正确把握战略立足点,就是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十几亿中国人不能靠买饭吃、找饭吃过日子,不能把粮食安全的保障寄托在国际市场上。否则,一有风吹草动,有钱也买不来粮,就要陷入被动。当然,立足国内,并非所有粮食和农产品都要完全自给,还要充分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适当增加农产品进口,但要把握好规模和节奏,防止冲击国内生产,给农民就业增收和国际市场带来大的影响。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正确理解战略出发点,就是要始终坚持抓好粮食生产不动摇,进一步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次序。综合考虑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和资源条件,首先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样定位,绝不是减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决不能将此误读为可以放松国内粮食生产,而是要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紧紧抓住战略着力点,就是要努力确保产能,强化科技支撑。尽管实现了“十连增”,但我国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看老天脸色,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还不高。提高粮食发展稳定性,最根本的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此,要保护耕地、完善政策、强化科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持续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

  严防死守耕地红线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这些年,我国耕地持续减少,从1996年到2012年减少了近1.3亿亩。耕地数量减少,既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占地的原因,也有用地不节约、不集约的因素。只有守住耕地,才能守住明天的饭碗,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如果耕地守不住,都非农化了,粮食生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就没有了赖以吃饭的家底。这是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战略问题。

  耕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国人多地少,更要倍加珍惜耕地资源,要像保护文物那样保护耕地。必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现有耕地面积要保持基本稳定。要探索在已划定的基本农田基础上,推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更加严格的用途管制。

  守住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要尽量不占、少占基本农田,特别是花了很大代价建成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和城郊的稻田、菜地。耕地占补平衡,不仅要数量平衡,而且要质量平衡,不能总是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同时,要大兴农田水利,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基础产出水平。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有人种地。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为此,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

  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很快,农业从业人员女性化、低文化程度化也一并出现。外出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回乡务农,农业后继乏人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投身农业。要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同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完善农业支持政策,提高农业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这些年,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引导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理想格局,也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长久之策。要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大力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创新“花钱买服务”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习近平同志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科技。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展,201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55.2%,为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差距还不小。目前,我国正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一项技术创造一个奇迹。要适应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为着力点,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为基本要求,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集成推广防灾减灾和节本增效技术,让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进村入户。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要把发展现代种业放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突出位置,把民族种业搞上去。要深化种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种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制种育种基地建设,开展重点品种联合攻关,着力提升品种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套牌侵权、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确保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传统的以人力畜力为主转向以机械作业为主,2013年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9%。今后要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主产区推进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全程机械化。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前景广阔。要推动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直接面向农民开展政策、法律、市场、技术等全方位信息服务,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农业是弱质产业,粮食生产常常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从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出发,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

  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指挥棒”。近年来,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及农业用工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如果农民种粮不赚钱、增收没指望,国家粮食安全就很难保障。要综合考虑农业成本变化、农民种粮收益以及城镇居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持粮价的合理水平,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促进增产又增收。

  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资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农业补贴制度得到了广大农民衷心拥护。今后,要改革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继续扩大总量,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新增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鼓励农民种粮。

  主产区是粮食生产的压舱石,目前全国75%以上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左右的粮食调出量来自主产区。今后,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向主产区聚焦,项目投入要向主产区倾斜,指导服务要向主产区延伸,支持主产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主销区与主产区、调出区与调入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努力使主产区种粮不吃亏,让重农抓粮的地方在工作上有积极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毫不松懈地抓好明年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基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不懈努力。

  (作者为农业部部长)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