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CPI波澜不惊 消费内在动力缺乏

发布时间: 2014年02月15日 08:4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4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3.7%。

  结果波澜不惊,基本符合预期。正面意义是,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调整与优化。负面反映是,说明消费需求的内在动力不足,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众所周知,在出口形势没有明显改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应当更为明显、更为有效。但是,从CPI的表现来看,似乎看不出消费需求积极变化的迹象。因为,在货币供应相当充足的情况下,CPI却表现得如此“冷静”,确实有些不符合常规。

  也许有人会说,是否只有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才能证明CPI是正常的。当然不是!但是,如果CPI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货币供应情况,问题也是很不正常的。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风险隐患被暂时掩盖了,被无限期地积累了。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其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将十分严重。

  事实也是如此,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凡是货币发行比较充裕的阶段,都是价格上涨比较快的时期。但是,近几年来,尽管货币发行速度很快、很猛,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似乎一直不是很大。3%左右的价格上涨幅度,与10%以上的货币供应速度,根本形不成对应。尤其是在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远高于GDP的情况下,就显得更加不对应、不协调。

  相反,如果这些货币都能够顺利地进入市场、进入流通领域,那么,CPI就绝对不是现在这样的水平,也不可能如此“冷静”。更多情况下,这些货币可能都没有能够真正进入流通领域,进入生产环节,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和购买力,而是被人为地压制在非流通环节和非市场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房地产等。相关机构调查的结果就显示,去年新增贷款的70%都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和政府融资平台。如此一来,货币的流动性还如何形成呢?货币又怎么可能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和生产力呢?实体经济又怎么可能与居民消费等形成良性互动呢?

  很多人都在担心,别看中国目前还没有受到美国QE退出的影响,甚至对美元的汇率还在不断升值。但是,不要忘了,人民币升值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在国内,人民币是在贬值的,只是贬值的速度不算太快。一旦与美元的汇率发生变化,美元开始升值,那么,人民币贬值的时代也就真正到来了。

  一旦人民币出现内外同贬、且贬幅较大的现象,那么,等待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将是真正的灾难。到时候,我们不仅不需要打压房价,想把房价稳住,也已经没有可能。而人民币贬值、房地产市场崩溃、股市崩盘带来的首要冲击目标,无疑是银行。那时候的银行,将会风险四起,不可阻挡,并涉及政府财政和企业。

  笔者这样分析,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超量发行的货币和过于“冷静”的物价,不应该是目前这样的状态。这样的结果,只会是风险积累的前兆。而从管理层到银行到所有可以左右货币发行的部门,如果都在麻木不仁,都在被虚假的繁荣或稳定迷住双眼,那风险将很难避免。反之,则可以有效化解和避免风险。

  都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到底大在哪儿,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应该先让中国人自己来品尝品尝,让消费对中国经济复苏发挥力量,而不是徒有虚名。过度人为地控制CPI,实际上就是控制泡沫被刺破。泡沫不被刺破,中国经济也很难真正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对眼前的中国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政策调整,有效控制货币发行,并积极调整货币分布结构,让实体经济拥有更多的货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对CPI保持一定容忍度,以不超过5%为控制目标。当然,这必须是真实无水分的,且必须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化解。否则,社会负面作用与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CPI波澜不惊,从管理来看,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从消费角度分析,则反映了需求不足、消费不力的矛盾。显然,这也不是希望看到的结果。

  谭浩俊(江苏 职员)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