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华网广州3月1日电(记者 王攀 郭信峰 韩淼)中国1日起全面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通过全面取消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和年检等规定,大幅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这也意味着普通创业者拥有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
1日正逢周六,人们无法目睹创业者蜂拥而至的景象。但在此前已经开展相关试点的一些地方,人们已经看到了这项改革的积极成效。以毗邻香港的深圳为例,这个城市在过去的一年中,实现了8个月内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30%的记录,其中私营企业增长势头最猛。
“改革意味着政府不会因为你现在手上没钱就不让你创业。当然,今后能不能赚钱,仍取决于创业者自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说。
3日起,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将拉开大幕。在去年两会上,新一届政府承诺在本届任期内,将国务院各部门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多次制度改革,截至目前,中央政府已取消和下放了近3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
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尤为引人注目。为了推出这项改革,中国修改了《公司法》相关规定,并废止和修改了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等在内多部行政法规。
“这意味着简政放权已经开始触及一些实质权力的下放,表面上是登记方法的变化,实质上是推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重大突破。”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看来,这显示了中国政府正在做出极大努力以彻底改变“行政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华外企人士对此持同样的观点。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说,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在融资和吸引外国投资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的营商环境仍令很多外企感到困扰,这导致中国经济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竞争力。
“在很多情况下,政府本身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最大障碍。”哈利·赛亚丁说,中国要继续在发展的道路上迈进,就必须继续进行改革,在现有基础上,创造更新颖、更公平、更有益的经济结构。
正是因为期盼被压抑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一年来,包括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性简政放权举动,受到了中国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欢迎,而这也促使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加快了自我限权的步伐。
曾在2012年制作一份“投资项目审批万里长征图”的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说,此前如果一家企业想在广州完成一个投资建设项目,需要经过100个政府审批环节,即便按照最短的线路走,也需799个审批工作日。在他把这个流程绘制成图并向社会披露后,当地政府部门“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经过改革,全市的投资项目审批工作日最终缩短至37天,成为中国“倒逼”行政审批改革的一个经典案例。
“这张图确实让涉及的部门开始了削减审批权限和环节的‘劳动竞赛’。”曹志伟对记者说。
更大范围的“竞赛”则在城市和省区之间陆续展开。去年8月,北京启动新一轮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共取消和下放246项审批事项。今年2月,重庆市将全市的工商登记前置的行政审批项目削减了一半以上。
“随着这些改革的持续进行,中国将会改变行政主导的增长方式,让市场在主导经济发面发挥更大作用,这对于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至关重要。”迟福林说。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政府在减少了权力的同时,却增加了更多责任。“改革后,工商企业注册会大量增加,这就要求政府加强监管职责,保证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