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专访:中国产业升级利好世界经济——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史蒂文·巴尼特
新华网华盛顿3月9日电(记者 樊宇)“中国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门地区主管史蒂文·巴尼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巴尼特表示,中国是全球消费和需求的最大贡献者,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将朝着全球产业链的更高端迈进,这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政府表示,今年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巴尼特说,这实际上指的是实现经济再平衡的问题。外部平衡主要是摆脱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内部平衡主要是促进内需和消费。
“中国在减少外部失衡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约10%的峰值降至目前的2%左右。这是实质性的改善。在减少内部失衡方面,情况略微复杂一些……中国要进一步放开服务业,因为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居民收入将随之上升,这自然而然能提升消费,”他说。
此外,巴尼特建议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推行养老和医保改革有助于减少人们的预防性储蓄,也有助于刺激消费。
“当然,不一定每项改革都要直接瞄准刺激消费这一目标,只要能促使资源合理配置,并减少抑制消费的市场扭曲现象,国内消费自然会提升,”他表示。
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巴尼特说:“这归根结底是寻找一种平衡。任何市场经济体都离不开必要的监管。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不要监管。比如,监管到位对于金融体系来说就十分重要。恰当的货币政策不仅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也有助于控制金融风险。”
关于如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巴尼特表示,要推进金融改革,让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此外就是开放服务业,在国企占主导的领域引入竞争等。“这些改革所释放的潜能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巴尼特在IMF网站的博客里曾发表《慢即是快》一文。文中说,对中国经济减速不必过分担忧,中国需要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以使得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中国目前更加重视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的刺激政策,表明中国领导层对于推进更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