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争夺定价话语权 中国原油期货差“临门一脚”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02日 17: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人民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人民网上海4月2日电(魏倩) 最重要的石油期货品种——原油期货推出已进入冲刺阶段。据了解,多个相关部委正积极推动原油期货推出上市,并在初稿基础上完善了配套措施。

  3月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以及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在公开场合频频吹风,并透露原油期货有望在2014年年内挂牌上市。

  推出条件渐趋完善

  据悉,这次原油期货推出工作是中国证监会牵头,十余个相关部委组成的工作小组研究实施方案。“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设立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中作用首屈一指的原油期货,其相关产品开发也已基本完成,有望年内在自贸区率先推出。”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3月25日公开表示。

  原油期货有着在国际石油市场风险对冲和定价话语权的重要意义,但却因一些基础性和制度性问题迟迟未能落地。海通期货研究员林箐向人民财经表示,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原油期货推出的条件逐步成熟。上海自贸区的设立,给原油期货搭建了更好的国际平台。

  2013年11月,自贸区成立之后三个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区内设立上海能源交易中心,具体承担推进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筹建工作。依托这一平台,全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原油期货的推出迈出了关键一步。

  “原油期货定位的是国际平台,涉及外汇兑换、结算方面的问题,自贸区的设立恰好搭建了这个平台。”林箐解释道。原油期货结算方面跟以往的期货品种有所不同,其主要供应商和贸易商大部分在海外,交易交割需要外汇等政策配套,而自贸区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金融创新等政策提供了原油期货的基础性条件。

  不过,国内石油市场仍然是一个有限开放、相对垄断的市场,现货市场基本没有形成,定价机制目前仍实行政府指导价,要真正实现原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对冲,就需要在交割方式、市场参与主体、外汇方面及交割标的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各方信息显示,原油期货实施方案也正从这些方面入手实现突破。而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亦无悬念。

  争夺原油定价权

  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消费量仅次于美国。2013年,中国进口原油总量为2.8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7%,是原油进口第一大国。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定价权,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非常被动。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指出,近20年来,亚洲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对中东石油生产国支付的价格,比从同地区进口原油的欧美国家的价格每桶要高出1-1.5美元。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两种基准原油——WTI与布伦特,其中约70%的原油现货交易定价参照的是布伦特价格。“原油定价是由基准价+升贴水(指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要高,贴水则反之),目前我国在这两点上都不占优势,”林箐说。“亚洲升水”使我国进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约20亿美元。

  原油期货的推出被认为能够争夺一定的定价权。此前也有专家指出,作为全球原油重要的消费地,亚太地区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权威基准油价,以反映这一地区的市场供需状况。

  林箐认为,通过原油期货,一方面,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的定价基准,更加符合我国甚至亚洲地区市场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随着地区话语权的增加,在升贴水制定上提高议价能力,逐步解决目前亚洲升水过高的问题。

  据悉,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六大工作,其中之一是推进期货市场建设,继续推出大宗资源性产品期货品种。此一消息加大了人们对原油期货推出的预期。上海期交所已组织过多次测试。原油期货似乎就差临门一脚。不过林箐也透露,原油期货“其实一直都是积极准备,对于推出时间,目前并没有准确消息。”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