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 > 产业

反思兰州供水危机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14日 20: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央视网(记者 阎海东)

  4月11日,兰州曝出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当日下午,兰州市政府紧急通知,从11日11时到12日11时的24小时内,不宜饮用自来水,引发一场自来水危机。承担兰州四个主城区240多万人供水重任的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陷入舆论风暴。

  同时,导致兰州水污染的“历史悠久”的自流沟,也被“晒”的体无完肤。这条建成投用至今已运行近60年的自流沟,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发生过底下化工管道漏油事件,可并未就此弃用,而是修补后使用至今。

  兰州的自来水危机,是否暴露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脆弱的神经?

  威立雅的角色

  兰州自来水危机爆发后,承担供水的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被推到了台前。

  威立雅水务集团是全球三大水务集团之一,目前在全球拥有11个研发中心,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威立雅1994年进入中国,中国水网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威立雅中国的水处理总能力约1322万吨/日,位列国内第二。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并非威立雅旗下水厂的第一次污染事故。2013年5月,威立雅海口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出水粪大肠菌群数超标,海口市环保局于2013年11月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并责成威立雅集团采取有效措施。2012年9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威立雅执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情况进行监督性监测时发现,威立雅焚烧炉废气多种元素超标,该项违规最终在2013年8月迎来环保部的公开处罚。

  威立雅旗下水厂屡出问题,原因在哪?

  威立雅进入中国后,于1997年6月与天津市供水部门签订合同投资3000万美元改造经营凌庄水处理厂,并共同出资成立天津通用水务公司,其中威立雅持股55%,由此开始其在中国的经营之路。1998年和2002年,威立雅相继通过招投标方式介入成都和上海的水务市场。尤其引发公众关注的是,威立雅在天津通用水务公司持股达55%,在成都第六水厂的项目公司中持股60%,而上海浦东威立雅公司中,其也占有50%的股份,均处于控股地位。

  2002年,威立雅水务将国际业务发展的战略中心转移到亚洲,并增加了在华投资比重,在国内多个城市的水务投标市场上连续出手,并成功进入北京、深圳、宝鸡、昆明等城市的自来水及污水处理市场。据了解,威立雅最终拿下部分地区自来水企业股权时,一个明显的取胜方法便是以高出竞争对手报价和资产估值的数倍出价。2006年9月15日,兰州供水集团发布针对45%的股权进行公开招标,威立雅水务以17.1亿元的投标价中标,净资产溢价达到280%。这一高溢价模式,也被威立雅运用到海口第一水务有限公司、天津市北水业。

  正是因为我国水务行业门槛不高,也令威立雅在华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倾向于金融资本。令人不解的是,在如此高溢价模式下,威立雅如何赚钱?水务行业分析师李华阳认为,高溢价收购帮助公司迅速提高中国市场占有率,同金融资本合作,能保证高溢价收购项目的资金来源,同时也能将每个项目公司的管理权和控制权牢牢攒在手里,但也令其在环保技术方面容易出现漏洞。

  虽然参股的各地自来水公司大多未占据控股地位,但威立雅却往往在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下设立一家自己控股的运营公司,专门运营合资公司业务。国内水务项目普遍采取BOT模式将投资、运营两个阶段合二为一,威立雅的模式是将投资和运营两项职能一分为二,项目投资阶段是资金流出阶段,对技术要求不高,而项目运营阶段是资金流入阶段,有一定技术含量。除了运营公司带来的利润外,威立雅的赚钱手法还包括与项目公司签署顾问咨询服务协议,每年获得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顾问费。此外,还有政府管网系统维护等方面的收入。

  混乱的地下管网

  兰州水危机暴露出管道布局混乱所埋藏的隐患。

  兰州威立雅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自流沟的确是兰州自来水的一大隐患。据报道,兰州市曾于2008年4月投资1.5亿元对自流沟输水管渠进行了整治,但目前来看这次整治似乎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

  另据新华社4月13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表示,初步判断,兰州自来水中的苯来源于兰州石化上世纪80年代发生泄漏事故后渗入到地下的污染物。对于自流沟为何现在才出现苯污染,王金生解释说,自流沟是水泥结构,每隔一段有一条收缩缝,自流沟的设计寿期到了以后,收缩缝老化,滞留区的含苯地下水通过收缩缝进入自流沟,进而污染到水质。这就意味着威立雅介入兰州水务市场后承担的管网维修工作做得并不到位。

  问题太多:超期使用多年的自流沟,自流沟附近的石化管网以及污染点附近的数十个开挖点发现的油污,经整治后自流沟周边依然存在的违法建筑、肆意排放工业废水的工厂等问题。

  事实上,因城市地下管道布排混乱而引起的水污染问题早就被公众关注。在发生该次水危机的兰州,石油化工产业长期与居民区混杂在一起,这种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现象。

  事实上,混乱的地下管网布局威胁的不仅仅是城市饮水安全。2013年11月,青岛发生了输油管道爆燃事件,造成惨重的伤亡。这些多次发生的事故足以引起追问:输油管线跟市政管网为什么总是搅合在一起?

  饮水安全,政府还该做些什么?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国薄弱的供水系统与整个水价体系难逃干系。2012年的公开数据显示,由于水价改革不到位,有30%的城市自来水厂亏损,25%的污水处理厂亏损,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维修、护理。

  威立雅等外资水务公司进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了水务市场化改革,但其收购资产时溢价过高,导致成本压力过大,而很多必要的投资因此不能及时到位,势必带来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监督体制不健全也是制约水业的发展的一个因素。专家建议,由消费者建立的第三方监督体制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应及时披露运作、财务等信息,对于水质等监测数据目前可以做到实时公开的,政府应出台有关强制措施,让处于垄断和暗箱操作中的水务管理处于公开透明的监督之下。

  事实上,早在2012年7月1日,我国就已经强制执行了最新饮用水标准,检测指标有106项。不过,要让人们切实享受到新标准带来的好水质,除供水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提供自来水之外,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真正地依照标准严把检测关,并将检测数据及时向社会公开。

  现实问题是,我国对水务行业的监管,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有交叉,前期建设水利部门监管,随时的上报监测信息又划归环保部,这一机制亟待改革。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反思 兰州供水危机 的新闻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