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资讯

中国经济首季"落子"稳健:保粮仓 降能耗 调产能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25日 10:5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粮食:形势有喜有忧 政策落实到田

  农业部24日召开东北地区抗春旱春涝保春播座谈会,作为我国重要的“大粮仓”,今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需要应对喜忧参半的复杂形势。

  据4省区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东北地区已进入春播关键时期,当前整体天气有利。但据气象局预计,未来10天,东北局部地区气象条件对适时春播不利。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旱情可能持续发展,抗旱保春播任务较重。今年粮食生产中后期还可能遇到不利气候因素,增加了秋粮连续增产的难度。

  黑吉辽3省当前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总体向好,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近期出现降雨,缓解了旱情,有利于抢墒播种。但同时,4省区局部干旱洪涝问题依然存在。目前,4省区旱白地缺墒面积1亿多亩,黑龙江三江平原沿江地区1600多万亩土壤过湿。

  今年惠农政策利好,各项补贴发放到位,东北地区农资市场出现不同程度降价,粮食生产投入成本降低,科技备耕扎实推进,对于完成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利,东北春耕生产开局良好。与之并存的严峻形势是,东北地区春播粮食面积增幅收窄,以往主要依靠粮食面积增产的优势今年表现得不明显,这对于今年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粮食稳产增产都是巨大的考验。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东北地区是一季作物区,回旋余地小,农时紧迫。当前东北地区春播形势喜忧并存,对这些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有效应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

  余欣荣强调说,各级农业部门应加大力度,抢抓农时,抢播快插,打赢抗春旱春涝保春播这场硬仗,各地要做到4点:一是狠抓政策落实,确保面积稳定。尽快把各项政策兑现到户、落实到田,加快玉米收储,推进大豆目标价格试点,引导农民种足粮种好粮,力争粮食面积稳定在去年的水平上。二是狠抓科学抗灾,确保适期播种。西部受旱地区落实好玉米抗旱“坐水种”、地膜覆盖等抗旱措施,低洼易涝地区抢排积水、整地散墒,组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作业,加快春整地和春播进度。三是狠抓关键技术,确保播种质量。指导农民因地因时选用适期品种,防止越区种植。大力开展深松整地,推进科学整地、标准化整地、保墒整地、规模连片整地。四是狠抓指导服务,确保技术到位,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品种的技术指导意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

  转型:放慢脚步降能耗 调好结构提能效

  

  今年以来,我国主动放慢经济发展的脚步,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数据显示,我国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型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也带动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我国推进节能降耗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我国将实行能耗强度与能耗增量“双重”否决考核,继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3%,表明我国节能降耗继续取得了新成效。

  今年以来,我国主动放慢经济发展的脚步,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各级政府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一些地方宁愿把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追求绿色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均有所提升。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我国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型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也带动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一季度,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均高于第二产业。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4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两高”及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受到明显抑制,为我国推进节能降耗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一季度我国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但节能减排压力总体上仍然不小。“十二五”节能减排6项约束性指标中,单位GDP能耗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率前3年分别只完成5年总任务的54%和20%,与60%的进度要求还有明显差距。要实现“十二五”目标,后两年单位GDP能耗须年均降低3.9%以上,氮氧化物排放量须年均下降4.2%以上,远高于前3年平均降幅。2013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达65.9%,一些地区能耗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至3倍,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

  2014年是我国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国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要完成上述目标,一方面,我国必须大力推进结构节能,加快淘汰能效偏低的落后产能,严格执行能评制度,对能源消费增量超控或节能进度滞后地区,暂停核准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另一方面,要加快高效节能技术推广,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领域节能,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此外,还要完善节能经济调节政策,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严禁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能机制,建立和实施节能量交易制度。

  今年我国将实行能耗强度与能耗增量“双重”否决考核,继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降碳。这一考核办法,将在促进各地方发展经济的同时,念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紧箍咒”,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注入政策动力。

  产能:光伏市场逐步回暖 未来风险仍存

  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形势有所好转,但在关键技术、政策细化、贸易环境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国内光伏制造业亏损状况未见根本性改变,长期仍面临深度调整风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逐步回暖,行业全年销售收入3230亿元;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年初的7家增至年底的15家,多数电池骨干企业扭亏为盈,部分企业全年净利转正。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相关政策及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今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将平稳回升,多晶硅、电池价格趋于平稳,国内应用市场将持续扩大,主要企业有望实现全年盈利。

  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6GW,同比增长12.5%;全年多晶硅、组件价格分别上涨47%和8.7%。加上欧盟对我国光伏“双反”案达成初步解决方案,我国对美韩多晶硅“双反”作出终裁,国内光伏产业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趋好。

  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8.4万吨,同比增长18.3%;电池组件产量约26GW,占全球份额超过60%,同比增长13%,出口量16GW,出口额127亿美元。国内市场快速增长,新增装机量超12GW,累计装机量超20GW,电池组件内销比例从2010年的15%增至43%。

  受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整等影响,国内光伏产业此前的无序发展态势得到一定遏制,部分落后产能开始退出,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前10大光伏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23.6%,前50家销售占比达63.6%,产业发展逐步向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内蒙古、青海、河北等区域集中。

  统计也表明,我国骨干企业已掌握万吨级多晶硅及晶硅电池全套工艺,光伏设备本土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至今,每千吨多晶硅投资下降47%,每千克多晶硅综合能耗下降35%,多晶硅企业人均年产量上升165%,骨干企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每兆瓦晶硅电池投资下降超过55%,每瓦电池耗硅量下降25%;光伏发电系统投资由25元/瓦降至9元/瓦。

  上述负责人提醒,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形势有所好转,但在关键技术、政策细化、贸易环境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国内光伏制造业亏损状况未见根本性改变,长期仍面临深度调整风险。(中国经济网记者 杜芳 林火灿 黄鑫)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光伏产业 播种质量 的新闻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