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人物期刊     台前幕后     经典回访     人物检索     主持人专栏         



郑正秋的电影生涯


  1922年出品于上海的《劳工之爱情》,是中国拍摄年代最早的剧情片,画面中戴着眼镜,动作滑稽的医生,就是这部影片的导演--郑正秋。而郑正秋的电影生涯却开始于差不多十年之前。

  1913年9月的一天,上海市民最喜欢看的一份报纸《申报》上,刊登了一则启事:亚细亚影戏公司家庭新剧《难夫难妻》正在拍摄之中。这则启事正是第一次拍电影的郑正秋所作的宣传,而他所拍摄的影片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故事片。当时的郑正秋并没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将带给百姓生活一个怎样的改变。

  1913年,中华民国刚刚成立了两年,这一年的元旦,紫禁城里的小朝庭做出让步,面向市民开放了东西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几乎与此同时,北京临时政府的交通部发布了在各省设立邮政事务管理局的命令。始于春秋时代的驿站制度随之废止。

  就这样,昔日专为官府传递文书邮件的驿站,变成了全体国民都享有通信自由的邮局。原来仅供皇亲国戚和文武官员行走的天安门前,也可以看到普通百姓留连往返的身影。

  这时候的上海,一种叫做电光影戏的洋玩艺儿,正渐渐在老百姓中间成为时尚。这就是后来的电影,不过,那时候,市民们看到的通常都是一些外国人拍摄的短片,有二三十种。中国人自己拍电影在当时算是个不小的新闻。

  1913年9月29日晚上,上海新新舞厅剧场门前,慕名而来的观众,争先恐后地往门口挤去,都想先睹为快。影片连映三天,《难夫难妻》一时成了大上海街头弄尾的热门话题,郑正秋成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开了故事片拍摄的先河。

  郑正秋原籍广东潮阳县,是上海湖州籍巨商郑洽记土行老板的养子。父亲因倒卖烟土发了大财,从小体弱多病的郑正秋,也曾靠吸食鸦片缓解病痛。从上海市育才公学毕业后,郑正秋学习经商,帮父亲打理生意。郑家的郑洽记土行开在当时上海的小东门,从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到北门外的三毛戈桥,是法国租界,这一带开设有很多客栈,街上常见长袍马褂的南方商人。

  郑正秋始终对经商活动培养不起兴趣,却对国粹京剧十分迷恋。他最爱听的剧目是《空城计》,为了品出其中的味道,他已经听坏了五张唱片,郑正秋是当时上海有名的戏呆子、戏园子里的常客,他也结识了一些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京剧名角,名角们一看郑正秋到场,唱念做打一点儿都不敢马虎,怕这位行家瞧出破绽。

  1910年11月,郑正秋开始在于右任主办的《民立报》上发表专栏,剧评文章,"丽丽所戏言",得到了于右任的赏识。不久,年轻的郑正秋成为上海滩最有名的剧评人。在剧评方面的成就并没有让郑正秋获得满足感,相反,他对充满迷信、凶杀和因果报应的旧戏产生了置疑,渐渐萌生了改良戏曲的愿望。他想通过戏剧主观教化社会的主张,在之后的十多年里,郑正秋一直致力于戏剧改良活动。

  1913年的一天,曾经一起排演过文明戏的好朋友张石川,找到了郑正秋,向他描述了一个崭新的事业。

  一个名叫依舍尔的美国人……

  请收看5月20日 22:50 cctv 科教频道 《人物》栏目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