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 页     ► 三峡报道:建设·移民 回顾三峡     ► 告别三峡:三峡风光         



三峡截流


  


  1919年,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孙中山先生在他精心编制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首次倡议在三峡地区兴建水利工程。世纪交替,风雨沧桑。近百年后的今天,孙中山先生的夙愿即将变成现实——今年11月,三峡工程将全面截流;明年6月1日,举世关注的三峡工程首批机组将蓄水发电。

  和三峡工程利泽千秋孪生着的,却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百万移民。据长江水利委员会1992年的调查,三峡库区最终动迁人口将达127万多人——相当于两个卡塔尔或五个冰岛的总人口。还有那些“准世界级难题”:库区沿岸数以亿吨计的污水和垃圾处理,2000多处危岩耸立的地质灾害防治,三峡文物的发掘与保护……

  和移民搬迁同等重要的,还有三峡文化的重构和复建。随着水位上升,演义三国文化的白帝城,诞生屈原的秭归,养育李白、杜甫的古夔州,记录长江水文史料的白鹤梁,以及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巫山“三游洞”等,都将或淹或迁。这些神秘文化重构和复建的复杂程度,决不亚于百万三峡移民。

  但世界级难题的背后,也隐藏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移民迁建带来的400亿元的静态补偿资金、上百亿元的淹没企业破产关闭核呆资金、40多亿元的地质灾害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等专项投资,以及对口支援的近百亿元资金,将使长期贫困的库区经济重构成为可能。移民迁建以来,三峡库区那些只能容一顶轿子过街的县城、破铜烂铁式的“五小企业”、“难于上青天”的崎岖山道,都在迅速地成为历史,“在发展中移民,在移民中发展”的目标初步得到实现。(新华社记者 令伟家 刘刚 陈敏 )(据新华社重庆9月2日电)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