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读报12月3日内容

2010年02月23日 10:26  读报文集 我要评论

  

  

  

  

  

    央视网消息(第一时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欢迎您第一时间听我马斌读报。

    天越来越冷了,不知道四川灾区群众的新房盖得怎么样了。 《中国经济时报》说,前不久,四川什邡市红白镇峡马口村的不少村民,都买了村里在山上的集体林木,准备修建木头房子。莫非是村民们习惯住木头房子?几位村民道出原因:建材价格太高了!砖块在地震前每匹卖2毛5,现在这里买到的砖最低价是5毛7,往偏远处,农民自行采购的价格有7毛多;水泥,外边卖300多元一吨,北川要卖到500多元一吨,钢材,外边卖3600元一吨,北川则卖到5600多元。原来是无良建材商垄断价格,大发国难财!

    灾后重建对建材的需求确实大,但当地干部也说了,如果建房子的速度放缓点,依照三年的重建计划,明年有更多的厂家生产,价格应该不会这么高。那大家为什么偏要挤在这节骨眼修建呢?一位身在四川绵阳市芦溪镇的网友,就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发帖揭开了原因。他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春节前完成多少农房重建的指标,现在修都有补助,家里2、3个人的补助是1万2,3、4个人的补助是1万5,不修房的话就只有1千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那你修还是不修?原来修个一楼一底的钱,现在最多只能修个平房,所谓政府补助的1万多,其实全给材料商补助了。

    对此,今天的《新华社》就说:《灾区建材价格疯涨凸显政府责任》。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加强市场监管、严惩“哄抬”价格行为,政府也要在扩大生产、加强协作、发布信息等方面有更多的作为,比如激励东部减产、停产企业“转战”灾区。3年4万亿的投资总额中,灾区重建投资就有1万亿,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光是谴责和严惩无良商人也许只是治标,和政府的理性重建双管齐下方能标本兼治,天寒地冻的,别冻着孩子,别寒着他们的心。

    下一条,

    先来看一张照片,这么多人举着个横幅,上面写着:我们贫苦百姓不忘你--王守权书记。这干嘛呢? 《天府早报》说,这两天,网友“西楚刀客”的一篇博客很火,叫《县纪委书记卸任,百姓“万民伞”相送》。博客饱含深情地介绍了县政府楼前的“感人一幕”:“数百群众自发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撑着万民伞,打着清官旗,有风烛残年的老人,有步履蹒跚的残疾人,有从外地匆匆赶来的打工仔,每个人都在期盼着能再见见他们的恩人——王守权。他悄悄地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带走了泗洪百姓的敬仰,却不带走一片云彩。”博客里说的王守权,就是泗洪原纪委书记,即将调任宿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不过,这篇饱含深情的博文却遭遇了网友清一色的质疑:且不说写博客的正是该县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干部, “寥寥十几人,哪有数百人啊,而且看上去都是些机关干部,有炒作之嫌。”“奇怪,所有的锦旗都是一个模式,批发的?”

    仅凭一篇博客和几张照片,无法判断事实的真相。不过《扬子晚报》就分析“万民伞”为什么感动不了网友。究竟是网友见惯了官场秀和造假,思维有了定势,还是宣传干部的“思维定势”出了问题?如果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那要么是被评价的事物确实存在问题,要么就是评价的标准和动机有问题。

    咱再来看看当事人王守权的回应。 《新闻晨报》说,王守权说自己曾接到泗洪有关方面的电话,说“要给他搞个有影响力的大动作”,他后来才明白,所谓的大动作就是百姓打旗送行的场面。对此,王守权说:“我只是做了干部应该做的事,这个动作不正常,说明社会有问题,值得我们思索。”

    万民伞没有感动我,不过,王书记这几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只是如果这个动作不正常的话,也希望有关方面能给个正常的说法。

    这个冬天对于公务员来说也许不太冷。 《经济观察报》说,为扩大内需,这个冬天成了公务员的“薪动季”。日前一些地方公务员纷纷加薪,而更大范围的第二轮调薪可能在明年渐次展开。咱来看这张图,11月中旬河南省获准将全省公务员平均每月津贴补贴增加300元。紧接着河北唐山公务员津贴补贴总水平在上年基础上人均每月提高600元。安徽六安、内蒙古赤峰、通辽等地也是纷纷的紧随其后。人家说了,这是刺激消费的措施之一。公务员是“薪动”了,大家的心也“动”了。

    《中国青年报》认为在这个急需扩大内需的冬天里,《此举必然刺痛民心》。经济寒冬里,比刺激经济更重要的是振奋民心,而振奋民心的最好方式便是“官与民要同甘共苦”,抱团取暖才能真正赢得百姓喝彩,公务员阶层应该是这个“团”里的一分子。

    在这个全民勒紧腰带准备过冬的时候,公务员有一万个支持减薪的理由,却找不到一个支持加薪的理由。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