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读报2月24日内容

2010年02月23日 10:29  读报文集 我要评论

  

《法制日报》说,最近,有个问题让北京的私家车主赵先生很纳闷。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他缴纳车船使用税的时间,按照规定,赵先生的车今年需要缴纳车船税320元。可是,在一个保险业务员的介绍下,他只缴纳了280元,却拿到了一张正规的320元的车船使用税发票。赵先生觉得赚了便宜,可又担心,收税还能打折?那么真正缴入国库的是320还是280呢?其实,赵先生所获得的车船使用税优惠还不是最大的,现在,缴纳车船使用税可以打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北京青年报》报道,有些代理甚至开出了5折的价格,300元的车船税,只需要缴纳159元,而得到的依然是正规的地税局开具的300元的发票。那么,车船税打折的秘密在哪里呢?《北京晚报》说,代理业务员的解释是,由于他们代理缴纳车船税的量非常大,按照数额的多少有关部门会‘返还’一部分金额给他们。所以,他们可以把返还金额让利一部分给车主。而且,由于各个地税辖区返还的分配比例不同,也就造成了打折的不同。《中国证券报》揭出了其中更深层的原因。由于各税务所每年都有完成税收的指标,而很多远郊区县受当地地方财政的影响,地税所收缴的车船税可以得到提成,这样一来,众多北京远郊区县的代收部门,为吸引争夺其他区县的车主来当地缴纳车船税,就会多打折扣,实行薄利多销的策略,这样既能完成财政指标,还有收益。当然,这也正是造成车船使用税打折乱象的根源所在。车船税打折本来就违反国家规定,而借助低价吸引其他地方的车主来本地缴税,相当于偷了人家的东西再便宜卖,最后流失的还是国家税收。想要把这车船税打折的谜底好好破解,税务部门还得从加强自身监管做起啊。 《东方早报》说,孟女士是上海某事业单位的一名员工,2001年4月就来上海工作,在2002年拿到了首批上海市居住证。孟女士原本以为户口和居住证没有太大差别,可是没想到,没有上海户口还是给她带来了不少麻烦。办理护照、结婚证、还有孩子的准生证、入户手续等等,都不得不赶回老家的户籍所在地办理,总在上海和老家之间奔波,不止是劳心劳力,还劳时耗财。对和孟女士一样的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很快要结束了。《新华社》说,上海市昨天正式公布了户籍新政,规定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市民,只要居住时间累计7年,并且满足一些依法纳税、参加社保等条件,就可以转为上海市户口。昨天上午9点,孟女士成为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打通咨询电话的第一人。由于上海是2002年6月15日起实行居住证制度,所以今年6月15日,孟女士就符合落户的各项条件,而她今天得到的回复是 “等实施的细则近日出台后即可受理。”《辽沈晚报》说,上海户籍坚冰的融化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胸怀。但是,户籍新政对于上海也是一个考验,例如,很多上海原居民就担心,上海本来就人口众多,社会福利、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等蛋糕本来就不够分,现在更多的人涌入只怕会加剧矛盾。新居民无疑是一座城市创新的活力,而协调解决好“老居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同样重要。户籍改革让漂在上海的人吃到了幸福的蛋糕,可让更多的人能吃到蛋糕还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研究如何让他们吃好蛋糕。另外,不知道户籍开放这块蛋糕,北漂一族什么时候能吃到呢? 《长江日报》报道,武汉一家报社最近公布了一个“购房消费券”计划,凡是订阅报社今年所发行报纸的读者,在规定期限内都可以领到每份5230元的购房消费券资金。在参与活动的楼盘购买时,出示消费券,就能直接扣抵总房款。已有两家房产商参加这个活动,其中就有率先在全国降价的房产公司万科,房产商凭收回的消费券,冲抵报社的广告费。购房者获得消费券,报社获得销量和广告,开发商获得销售额。可这个房产商让利报社,报社让利读者的活动,怎么看都有点房产商拐着弯给楼盘降价的意思。对此,《扬子晚报》就说《不能直接买东西,就不是真消费券》。5230元在武汉这样的城市,只是一套房子总价的1%左右,而如今武汉房价降幅已达20%,在这样的形势下,5230元的券不是忽悠人吗?21世纪经济报道》则提醒爱玩小花样的房产商:去年全国商品房开工面积是销售面积的1.58倍,而当年全国在施工商品房约24亿平方米,是过去三年平均销售面积的4倍。不少大城市要想把现有的新房卖光,按现在的销售速度至少得花15个月以上。一句话,不扎扎实实地降价恐怕房子卖不出去了。就算是飞人乔丹也没法子背着一块大石头表演灌篮,同样,背负巨量空置面积的房地产业也没法重现真正的繁荣。想要跳得高,先降个价,把身上的大石头卸下来吧。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