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解密商用密码(2009.8.21)

2010年02月21日 18:23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点击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国家密码局副局长王长喜称,截止到目前,我国共有商用密码生产定点单位263家,销售许可单位399家,从密码算法到芯片到产品再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系统,我国商用密码技术已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并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链。其中,仅航天信息股份公司一家,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就高达60多亿元。

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冯登国告诉记者:其实,我们老百姓平时所用的那种密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密码,它只是一个用户名口令,由于这个用户名口令带有一些很明显的特征和规律,就很容易被外界所破解。

中国海关科技发展司副司长、国家电子口岸办副主任唐庆涛告诉记者,由于商用密码技术的应用,电子口岸在打击骗汇骗税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说明就是从1999年国家电子口岸建设的当年起,不法分子骗汇跟骗税的行为就已基本绝迹了。

解密商用密码

今天我们的节目将与密码有关。作为敌我双方进行碟战的秘密武器,密码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几个小小的数字通过不断变化居然能代表那么多的含义,这不能不令我们为之好奇。那密码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采访中,密码专家告诉记者,那就是为了保证我们的信息安全。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不少密码却形同虚设!日前,深圳警方就向记者独家披露了这样一则案件。

2007年8月,深圳某商业银行的客户信先生急匆匆来到深圳市公安局报案,称他银行卡的1万5千多元钱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

深圳市公安局侦查局中队长黄存根:“说自己的银行卡带在身上,也未泄露密码,他的密码也只有自己知道。”

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发现受害者却不止信先生一人,所涉及的银行也不仅仅只是一家。

黄存根:“案件涉及到我们深圳多家银行,而且都是比较大的商业银行,而且波及的受害人应该在100人以上。”

然而,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该案的主犯竟然是一位来自偏远乡下的普通农民。根据他的交代,他是通过非法获取受害者的其他密码,并进而猜中了受害者的银行卡密码,然后再通过网上支付手段将受害者卡中的钱划入到自己的名下。

案犯周某:“有些年龄大一点的人他设得的密码比较简单,123456,或者6254321这样的。”

记者:“然后你就利用这种漏洞,是吗?”

案犯周某:“嗯,对。”

记者:“你当时从一开始是怎么分析这个密码的?”

案犯周某:“说白了也就是蒙吧。”

记者:“你怎么蒙呢?”

案犯周某:“那就是123456,或者6个8之类的了。”

记者:“那你蒙对的机率大概能有多大?”

案犯周某:“这就跟撒网一样,在河里面撒网,总能撒得到的。”

而就在此案发生前后,一则更令人吃惊的网上盗窃别人钱财的案件又在泉州浮出水面:

受害者蔡先生:“脑袋一下子涨得非常大,这么一大笔的数字,是我们夫妻俩结婚以后所有的积蓄。”

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江苏、福建、浙江、广东、湖北等21个省份,近500个储户都向警方反映自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离奇失踪。究竟是什么人盗取了这些人的钱?于是,伴随警方的追捕,一个网名叫“蚂蚁”的人便很快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在蚂蚁的电脑里,警方发现这里面居然存储了一万多个用户的网上银行信息,还有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等,几乎无所不有。

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三大队范中:“这里边他成功盗窃的有500多个帐号,他所掌握的这一万多个网民的帐号随时随地有被盗的可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继续作案就已经被我们给抓住了。”

据蚂蚁交代,他的这些网上银行信息都是从这个网名叫“顶狐”的人手中购买的,平均每花一元钱就能买到53687条用户的网上银行信息。 而这个顶狐则是一位病毒制造高手,2006年他通过自己编写的一种密码结巴病毒程序,从网上疯狂地盗取各种个人信息。

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五大队林康立:“每天(全国)中顶狐结巴密码的大概在3万台计算机左右,每天存储在他服务器上的密码信息可以达到3G,这个3G是个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15亿个汉字,也就相当于100本《辞海》字典,这么大的信息量。”

为了从这些信息中获取经济利益,顶狐对盗取回来的信息分类整理,将其中网络游戏账号、密码等信息廉价出售,而网上银行用户信息则以400元每G的价格打包卖出。

警察:“有了账号和密码,基本上你的(钱)就是我的了,我们受害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现你的帐号上的钱已经变成是零了。”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