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今日观察》:"急行军"不能沦为"大跃进"[讨论]

2010年02月26日 10:30  专家观点 我要评论

  

话题回放:“急行军”不能沦为“大跃进”

              >>>>>>>>>>>点击发表新的留言

 

近日,国家公布了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投资的流向,按照中央的部署,这1000亿元将会在12月底之前,投入到各个具体的项目当中去。换句话说,将会在50天的时间里,花掉这1000亿元,平均每天是20亿元,这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是一场容不得有任何一点犹疑的“急行军”,但是在争分夺秒中,如何来保持我们的理性?

而这千亿元投资,任务重,时间紧。企业来沟通,政府来汇报,部委门前,人头窜动的同时,怎样花钱?

CCTV2《今日观察》节目中,评论员何帆和张鸿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000亿投资“急行军”谨防“摔跟头”

 

好钢怎样用在刀刃上,花钱怎样花的效率高,要快,要重,还要既稳又实,投资要到位,使用须透明。

 

何帆:要杜绝仓促上阵的“五边工程”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先想澄清一点,突然一下子这么短的时间要花掉1000亿元,其实并不是完全是这样。不是说现在没有准备,不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状态,其实因为从2004年到2005年就开始了宏观调控,原本很多本来已报上去的一些项目,基本上都在一种暂时冻结状态。

    所以现在和2004年、2005年完全不一样。对过去那些准备好的项目,现在只是加快一个审批的手续问题,而这些项目应该是稳妥的。

   不过,也担心其中是否会掺杂有些仓促准备上阵的项目。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通过扩大投资的项目来拉动内需时,曾着急上马一些项目。那时有些项目就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出现了很多“五边工程”,即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是边找项目、边论证的工程。完全是为上项目而上项目,最后出现了很多豆腐渣工程,出现了很多形象工程,出现了很多重复建设工程。

    比如说那时要上钢铁,所有很多地方政府,都要着急上钢铁。不管自己的条件,配套能力,自己的各项条件够不够,都要上钢铁项目。最后钢铁开始出现生产能力的过剩,电解铝项目也是遍地开花。又比如要建设机场,其实有些城市并不适合建机场。因为旁边几十公里就有一个大城市机场,但是它也非要建。等建完了之后,因为没有航班飞行,所以机场就变成了可以打兔子的草场。

 

 

张鸿: 要全程监控   不要事后审计

(《今日观察》评论员)

 

 

面对1000亿元的刚性的任务,如何避免欲速则不达?

4万亿是去年GDP的六分之一,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我们省吃俭用攒了这么多钱,现在一下要花下去,如何把好钢要在刀刃上?

首先要汲取98年的一些教训。所以这次在这个投资项目政策出来时,审计署已发了通知,谈到了要全程监控,而不是过去很多项目事后的审计。发改委现在要组成联合的纪检组和财政部等很多部门。

 

 

何帆:决策要透明  项目要熟虑

(《今日观察》评论员)

要避免一些临时抱佛脚的措施。一个深思熟虑的项目应该是根据地方的情况,适合自己的省情。可是现在有些项目,好像不约而同的都在提出同样一种类型的投资项目。比如说,要修高速的铁路,原来只有上海,现在到上海的周边也要建。

    发改委的桌上,关于修建高速铁路的报告,从一份已经增加到几十份。

    所以这时难免会给我一种感觉,是不是各个地方政府的官员有互相抄作业的嫌疑?

这种项目的决策,一定要决策透明化,而且要更多考虑到哪些真正是对民生。能直接带来增加民生福利项目。像一些医疗卫生的这些项目,虽然这些项目可能会小点,但是并不意味着作用小。

另外,防止腐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次拉动内需,我们需要好,但是不能省,不能省掉很多必要的环节,因为如果现在被冲昏了头脑,盲目的去上马一些工程,到最后,我们的千亿投资就会投向那些拍脑袋工程。

 

张鸿:投资不是“唐僧肉”  明细帐应网上公布

(《今日观察》评论员)

刺激经济,1000亿元投资不能雾里看花,拉动内需,钱还须用在实处

但是我最大的担心是当地的百姓从中受惠的项目,比如说民生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保障等等,因为见效慢,而且见效没有直接投铁路,直接盖大桥见效快,不可能直接刺激GDP的增长,所以到最后,很多地方政府就选择了那些见效快,面子工程或者是政绩工程这样的项目上马。

中央拿出了1000亿元,很多地方政府都来抢。但国家这个投资不是唐僧肉,不是地方官员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的。地方政府应该要让它见效。这效是什么?是民生,是整个民生的安居乐业,然后民众才能有持续的有消费的热情

发改委副主任穆宏提到除了有纪检组的监督以外,也欢迎新闻机构和广大群众能够协助监督管理这些钱的使用,这其实是有很多人在保护唐僧了。

投资是民生工程。相信这绝大多数民生工程,它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不涉及到国家机密,所以网友提出网上公布花费明细帐,政府就理应公布。

虽然觉得稍微有一点繁琐,但是真的是为了我们的钱更好的投资,更好地落在实处。发改委的网站现在有一个医疗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点开以后,就能看全国所有的人在上面留的言。这种方法,很值得借鉴。

 

 

 龚六堂:地方政府跑项目、报项目的审批制度不可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第四季度国家新增1000亿元投资的流向,各地方政府地方都开始,争项目,抢项目。特别要防止出现前几年的投资过热等问题,这是我们财政政策中很大的一个问题。中央政府如何向地方政府拨款?这个转移支付政策怎么来实现?原来都不规范,很多都是通过这种,跑项目,向中央报项目。这种审批制度不行,很多钱,特别是刺激内需的钱。我觉得中央政府应该来统一花费,地方政府应该是较少的参与更好。

 

 

薛澜:宏观经济部门应谨慎审批项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国家有这样的政策,不管是从中央到地方,不管从国企还是到民企,大家都会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尤其目前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关键的是相关的政府部门,怎么样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是宏观经济部门,就是在对项目选择审批的这类部门,除了要更加严格地去把准方向,审批哪些项目是真正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够为长远经济发展也确实是奠定基础的,也很关键。另外相关的监管部门,对于这些项目的立项的程序,要更严格地去把关。

 

>>>>>>>>>>>点击发表新的留言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