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就业援助在行动二(2008.7.30)

2010年02月24日 18:05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任豪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三的学生,512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他正在参加毕业前的最后实习。    任豪的家在甘肃陇南的西和县,当从报纸上得知家乡也是地震重灾区的时候,他的心立刻悬了起来,他急切地想知道家里的情况,但是电话始终打不通。从电话中,任豪的父亲告诉他,家里一切平安,房屋也没有损失,让他安心实习,这时他悬了一整天的心才放了下来。    任豪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由于甘肃全省整体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任豪说,别的一些专业在大二的时候都被用人单位抢定一空,而他们这个专业直到现在还没人过问。 实习结束大学毕业,任豪回家准备和父母商量,到南方去碰碰运气。当他推开自家的大门时,他大吃一惊。    原来地震来临的瞬间,任豪家的房子就被震塌了,他的母亲还受了一点轻伤,但是为了让任豪安心实习,父亲故意给他撒了一个谎。眼前的情景令任豪百感交集,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在学校三年,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哥哥的婚事也因为经济原因一拖再拖。    地震之后,尽管政府补贴了一部分,但是盖新房的大部分花费还是要靠自己筹集。任豪原本想尽快找到一份工作,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但是,他这样的专业在省内根本无人问津。    除了像任豪这样的高职学生,过去一些就业还不错的专科学生如今也面临就业难的境地,来自灾区的何娟是兰州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她所学的药剂专业本来就业还不错,只是因为她是专科学历,也被挡在用人单位门槛之外,目前只能靠打零工维持。    根据人事部门的统计,今年甘肃全省大约有5000多名来自灾区的大学毕业生,尽管人事部门和学校采取了多种促进就业的措施,但是,直到离校前也只有40%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    安置好一个灾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相当援助一个灾区家庭,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想尽各种办法帮助这些学生尽快就业,而今年最难就业的就是像任豪、何娟这样的高职、专科以及一些文史类的本科学生,这样的学生又占到灾区毕业生的一半以上,看来光靠在省内全部实现就业相当困难,那么,政府又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任豪他们还能顺利地找到工作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针对灾区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各地人事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河北省人事厅不仅对在河北上学的灾区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援助,同时在第一时间向甘肃支援197个就业岗位。    河北省人事厅赵副厅长介绍说,这次向甘肃支援的岗位,不仅数量超过了国家下达的指标,而且援助的就业岗位含金量也高,其中有4成以上属于事业单位,其余全部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河北省唐山市是在地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崭新城市,曾经相同的经历使得他们更加理解灾区大学毕业生的境遇,省里给他们下达23个指标名,他们却主动要求至少解决28个岗位。    中国北车集团、石家庄制药、唐山钢铁等一大批国有企业,早在4月份就已完成了全年的招聘计划,但是接到通知,他们都毫不犹豫为灾区学生打开绿灯,专门为他们追加招聘指标。    考虑到灾区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少用人单位在解决好他们就业问题的同时,还在住宿和伙食上做了精心安排。满以为这样人人羡慕的岗位一定会受到灾区学生的欢迎,但是,岗位数量通过甘肃人事部门的网站一公示,报名的却寥寥无几。原来在各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中,大多数还是需要本科以上的学生,而在灾区真正需要帮助的却是像任豪、何娟这样的专科和高职类学生。    信息反馈到河北,人事部门又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变通或者降低招聘条件。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厂的人事部门再次破例,答应面试任豪和他的同学。在河北和甘肃两省人事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任豪他们第一批学生终于在河北唐山找到了工作,据了解,全国有20个省份都在开展对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未就业毕业生的对口支援工作,目前一共向灾区支援了约9000个岗位,除了人事部门的对口支援,各地教育部门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落实灾区毕业生的就业。    和任豪一样面临就业难题的还有来自重灾区什邡的大学生刘畅,他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上学,原本今年毕业后可以到家乡的工厂就业,没想到,一场大地震,使得工厂全部瘫痪。    据了解,汶川大地震给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就业工作带来巨大冲击,仅四川省就新产生城镇失业人员7万人,零就业家庭增加5.1万户,115万农业劳动者失去土地,这其中对今年准备返乡就业的毕业生也有不小的冲击。    正在刘畅发愁的时候,重庆市工商学校和重庆市江津区劳动部门到灾区组织的一次就业再培训,让他看到了曙光。刘畅参加了数控机床的培训。在学校,记者看到,老师们主动放弃休假时间,不仅给学员培训技能,同时还组织各种活动,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积极地面对就业。    与此同时,重庆市教委还为来自四川40个受灾区县的800多名未就业毕业生举办了专场双选活动,1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需求岗位近3000个。 来自四川什邡灾区的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袁忠剑第一个在现场和长安集团签订了劳动合同。    除了政府部门进行的就业援助,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免费为灾区的毕业生提供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拿出100万元,免费为家在地震灾区的毕业生提供护理、医疗保健等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还报销所有路费,目前已经有200多名毕业生通过再培训找到工作,或者实现自主创业。    512地震发生后,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注重实效、富有特色的就业援助活动:北京市教委积极争取首钢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用人单位的支持,吸纳灾区毕业生到企业实习,苏宁电器提供了500个岗位专门招聘灾区毕业生;广东省教育厅举办了“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就业帮扶专场供需见面会”活动,有近百家用人单位向400多名灾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河南、黑龙江等省教育厅专门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各高校强化指导,完善服务,确保灾区毕业生顺利就业;辽宁、山东等省拨出专款对灾区生源特困毕业生给予每人500元求职补贴,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地震之后,受灾学生毫无疑问就成了需要帮助的弱者。在这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为了让这些学生尽快就业,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团体甚至个人,都在积极地想各种办法,毕竟,让他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支援抗震救灾的一种形式,而且这种帮助可以持续更长久。最后,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目前,人事系统的对口支援工作还正在进行,如果你属于灾区的大学毕业生,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不妨登陆人事部门的网站或者和他们直接联系寻求帮助。最后,我们衷心希望,每个灾区的大学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