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起落落兔产业(2009.2.17)

2010年02月24日 18:07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养殖户为何大量宰杀种兔?同为养兔,为何他们赚钱?她没养兔,为何被称为“兔王”?

据了解,2008年冬季以后,全国部分地区的农户出现养兔容易卖兔难的情形,兔子出售价格低,全国除了广东、福建与浙江这三个省份的兔肉价格是每斤12元,其它省份的兔肉价格都在4至6元不等,致使一些养殖户倒笼杀兔,血本无归。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呢?为此我们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在山东省安丘市我们见到了这里较大的一家家兔养殖场的负责人,当问及这里家兔养殖情况时,他说出的一个数字让我们感到很意外:“最好的时候我们潍坊市有3000多户农民,来围绕着我们公司进行养殖,特别是今年,我们的养殖户大约由3000户降低到了六七百户。”

这位负责人说,现在不仅仅是养殖户数量下降的问题,而更让他感到心痛的是养殖户采取的倒笼杀兔的行为。

一般来说家兔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是典型的高效节粮草食动物。按理说养兔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养殖户数量下降?又是什么原因逼得养殖户连种兔也要宰杀呢?

在安丘市套谷镇清溪村的养殖户向我们介绍说:2006年家兔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只家兔能卖到8快钱一斤,每只兔子利润在25元左右,而到了2008年年初由于受饲料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损失惨重。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兔业生产一直以千家万户为主,饲养规模小,生产周期长,生产率商品率低,受市场波动冲击大,经济效益不明显,严重制约着生产的健康发展。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套谷镇清溪村有一百多户村民,过去家兔养殖户达到了三分之一,每户养殖量多则几百只少则几十只,全村养兔量2005年达到了几万只,然而到了2008年的11月份家兔养殖量还不足100只。

过去在清溪村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家养一只兔,不愁酱油醋;家养十只兔,不愁衣和裤;家养百只兔,走上致富路。”从这句顺口溜中我们了解到,家兔养殖前几年确实让一些村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然而,到了2008年,养殖家兔不但没了收入,还使一些村民背上了负债的包袱。对于这一现象,村民倒出了心里话:“我们这块就是市场没有保护价,忽高忽低,有时候卖不出去。”

据了解,我国目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兔业龙头企业分布在山东、浙江、江苏、吉林、黑龙江一带,还有许多重点养兔地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处于无序状态,抗风险能力薄弱,要么一哄而上,要么谈兔变色,总是随市场变化导致高潮、低潮的交替出现,影响兔业的健康发展。而清溪村村民养兔赔钱的原因就在于单打独斗,随行就市,没有和当地的龙头企业联合的结果。

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在安丘的曹家楼村却听到了养家兔赚钱的声音。

据了解,曹家楼村的一百多家兔养殖户由于和当地龙头企业签订了养殖合同,所以即使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龙头企业也要按最低保护价收购,才出现了同样的养殖,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现象。那么,在当前诸多因素影响下家兔养殖不景气的情况下,在安丘的这家龙头企业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据了解,这家肉兔养殖公司是安丘市最大的一家集养殖,加工白条兔为一体的肉兔生产企业,然而,面对2008年下半年突然袭来的金融风暴,让这家公司和全国一些以出口兔肉为主的企业一样遭到了巨大损失,出口受阻。在出口受阻,内销不畅的情况下,他们每收购农民饲养的一只家兔就要赔5元钱,如今已收购30多万只,亏损高达300多万元也在情理当中。

如果我们公司不及时帮助农民解决这个宰杀收购的问题,不帮助农民赶快提升效益,我感觉这几百户的农民养殖也就不存在了。一个公司赔本,赔钱的概念来讲,就是保护农民不要宰杀自己的种源,留着基础,为了明年再做。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