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第三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奖人物展播——于振文;颜龙安;陈焕春(2009.12.28)

2010年02月24日 18:16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2008年冬到2009年春,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大旱,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致使全国3亿多亩冬小麦中,近一半面积受旱,其中6000多万亩旱情严重。旱情告急,粮食产量受到威胁。然而,这时候却有一个人,带领他的团队在受灾一线调查后,提出打破常规,提前一个月浇春季第一水、控制水量、当日下渗的科学抗旱方案。为此,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拨专款支援,确保了粮食连续六年增产的历史纪录。这个人就是于振文。

于振文,65岁。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上世纪70年代,于振文在山东省莱阳县农科所工作时,就与同事们首次试种出百亩小麦亩产1000斤的全国最高纪录,并从此与小麦高产结下不解之缘。1979年,就读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的于振文毕业留校,开始专门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当时,小麦亩产在突破400斤的低产田,800斤的中产田,达到亩产1000斤的高产田之后,增长速度几近停滞。

是什么原因制约了小麦产量了呢?1985年,于振文远赴美国肯塔基大学学习,把从导师处学到大豆衰老与粒重的关系中,联想运用到小麦栽培学上。回国后,他对小麦衰老的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延缓小麦衰老,提高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理论基础。于是,为了找到实践突破口,他开始了长达16年的摸索试验。

通过不断的对比试验,于振文带领课题组创建了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于振文说改底肥氮肥一炮轰,为底肥施氮肥一半,春天追施氮肥一半。保证小麦在后期,有更多氮肥吸收,延缓根系衰老,也就延缓了叶片衰老,后期光合能力就强,“干活”时间就长,光合产物就多,子粒就饱满。

“氮肥后移”掀起了一场耕作“革命”,把农户长期氮肥一次性施肥改为两次施肥,从而减少了支出提高了产量。这一技术1998-2009年在鲁、豫、冀、皖北、苏北等地推广2.7亿亩,累计小麦增产210多亿斤,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1992年,于振文担任农业部最年轻的小麦专家组成员,由于他扎实认真的工作精神,和突出的专业能力,得到农业部和同行专家的一致肯定,2003年他被任命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十六年来,于振文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把大量精力用于指导生产。每年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于振文都带领专家组奔波于豫、冀、鲁、苏、皖、鄂、晋等小麦主产区。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等,及时发现各种灾害,准确提出补救措施。

虽然于振文今年已经65岁了,但每年奔波在全国各主产麦区的时间就在一半以上。由此,农业部领导高度评价于振文和他的小麦专家组,为我国小麦连续六年增产,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目标立了大功。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