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变脸”旅游市场(2007.03.07)

2010年02月23日 17:32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字幕:北京市怀柔区:

  

    记者:北京市的名胜古迹比较多,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北京市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的商品购物一条街。游客都说来北京玩一趟,一定得买一些纪念品回去,比如说像这样带有长城的工艺品,还有这些中式的小包等等,这里所销售的商品有吃的,有穿的,有摆的,有用的。

  

    民族娃、熊猫、工艺画这些旅游商品都是游客经常购买的,可您再瞧这些食品类土特产,却显得冷清了许多,有的摊点甚至一天当中都少人问津,更别说卖出好价来。难道这些农产品就那么不招人待见吗?

  

    字幕:北京市门头沟区:

  

    记者:这是从哪儿来呀,搬的什么东西呀?

  

    经营者:昌平,小枣。小枣,我看看。

  

    记者:你们当地不是产这个吗?怎么从昌平拉这些东西呀?

  

    


经营者:我们来这儿给它变个脸儿。

  

    记者:变脸儿?

  

    经营者:对。

  

    记者:小枣怎么变脸儿?我也学学小枣怎么变脸儿,装完袋了该装盒了。你别说这小枣,装这个盒子里,真是漂亮多了,还有个抽屉,设计多精致呀。最后咱们把盖盖上。小枣变脸。

  

    北京市门头沟区山旅驿站负责人 李清萃:“这是我们给昌平区流村镇设计的西峰山小枣的包装,那我们门头沟的,为什么给昌平的做包装呢,是这样,因为我们这几年做土特产的销售和包装呢,也小有一些名气。”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包装让门头沟人出了名呢?包装又给这里的农产品销售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记者:“来到农村,看到这么多花样的杂粮干果,就想买回去尝一尝,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我们看看,好沉啊,核桃,这我也想买呀,可是这么多东西,怎么装啊?”

  

    


北京市门头沟区百花人家餐厅负责人 谭天花:“你看这个怎样?”

  

    记者:“布袋也能装核桃?

  

    谭天花:“嗯,这个就是我们专门设计装核桃的,我帮你装上。你看漂亮吧,多气派呀。”

  

    记者:“真好看。”

  

    谭天花:“我们还有其他的包装呢,姑娘们来。这个是和和美美,这个是五谷丰登,这个是代代相传,这个是缸满盆溢,这个是甜甜蜜蜜,这个是日进斗金,这个是年年有余。”

  

    记者:“真不错,这要拿去送礼多气派呀。”

  

    普通的杂粮干果被精心包装后,就转化成了馈赠礼品。

  

    李清萃:这是我们当地的特产核桃。这是杂粮,我们以斗的这个造型做的这个包装。这是棒子渣儿。您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啊?

  

    


消费者:像这东西还行,挺新鲜的,城里买不到,挺新颖别致的。

  

    记者:以前见过这种包装吗?

  

    消费者:没有。这一盒卖多少钱?

  

    李清萃:这一盒的零售价是八百八十块钱。

  

    好家伙!这些杂粮干果摇身一变,就卖到了880元。这么贵的农产品还真有人买。不过这对于这里的农民来说还是小生意。他们在包装上的创意设计早已吸引了邻近郊县的客户。北京昌平区的流村镇就把当地的特产运过来委托他们包装。

  

    李清萃:“我们经常说,我们很土,但是我们希望土得讲究,土得精致。2920 一小盒杂粮,也就一斤,在超市可能卖两元钱,但是经过我们包装之后的话,变成十元钱一盒了,它是有创意在里边的,所以我们需要把农产品的附加值做大”

  

    瞧瞧,这普通的杂粮、核桃穿了个漂亮的外衣,就跻身了旅游商品市场,可这个点子是怎么想出来的?看来还得接着调查。

  

    


瞧,前面就有一个驿站,可以歇歇脚,顺便看看里面都有一些什么农产品和旅游商品。

  

    记者发现,这里经销的许多旅游商品上都有这样一个字,它可真够复杂的,平时很难见到,究竟是什么字呢?

  

    李清萃:“这个字可大有来头,你看,这是我们当地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区。”

  

    记者:“是一个小村庄吧?”

  

    李清萃:“对,你看,全村是一个元宝形,后边是梯田,我们好多旅游商品都是出自这个村子。”

  

    一个小小的山旅驿站,专门经销旅游商品的小店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记者决定去这个村看看。

  

    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党支部书记王秀莲:前边这儿就是北京著名的古文化名村,爨底下。

  

    


记者:这就是我们在旅游商品上看到的那个爨字吗?

  

    王秀莲:对。这个是我们村名的第一个字,读做爨,它为了好写好记,我们村民还将它编了一个顺口溜,叫做兴繁体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游客饱览了古村的风貌,要带一些爨底下有文化的东西回去,所以我们就想到了注册爨底下商标。”

  

    原来许多带着这个字的旅游商品就出自这里呀?就是这个爨字和古村文化特色,村里人看到了它的价值,激发了村里人的创意。现在这个村旅游商品的收入已从2003年的几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几十万元。农副产品通过巧妙的包装变脸之后,所产生的市场效果真是大不一样啊。

  

    电话:010—83532183 83532392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