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人为什么喊冤?

2010年02月23日 08:46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主持人张冬:随着房地产领域“国八条”新政策的出台,眼下房地产投机现象正在得到有效抑制,而在这个过程中,众多媒体和舆论也把矛头指向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温州“炒房团”,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炒房团”的出现,一时间,只要一提起温州商人,和他们相联系的名词里几乎都被加上了一个“炒”字,什么 “炒学团”,“炒煤团”、“炒油团”。甚至有人说:“得盯紧温州人,别让他们再把别的市场搞乱了!”事实真的会是这样吗?咱们不妨来先看看,从房地产市场撤出来的温州商人,又在寻找什么新项目?

  

    温州人张仲,这段时间一直在北京奔波,考察有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投资赚钱。张仲说自己是典型的温州商人,从20多岁起就开始做生意,他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投资了商铺,现在手里的资金已经积累到了300多万。张仲告诉记者,他的几个朋友前两年都在投资房产,由于政策的原因,现在大家想从房地产市场抽身而退,寻找新的投资项目,他这次来是先探探路。

  

    温州投资者张仲: “我在四川重庆投资了一些流通行业,然后我的好多朋友,在杭州上海也投资了一些房产项目,现在不是很景气,跟我们朋友一起合作,就是寻找一些比较健康的投向。”

  

    在市场上奔波了几天,张仲还是没有发现合适的项目,于是北京的一些温州同乡介绍他去温州商会网北京办事处看看,说那里的信息会比较多。

  

    温州商会网站北京办事处市场部经理吴正亦向他做了推荐:“这个项目还不错,总投资是5个亿。”

  

    张仲:“有没有投资规模小一点的?”

  

    吴经理:“这个不错,投资500万,是一个炼铁的项目,铁合金,预计回报收益是30%。”

  

    温州商会网市场部经理吴正亦告诉记者,温州人在全国房地产市场投入的资金曾经高达上千亿元,但从去年国家宏观调控,特别是今年出台多项政策抑制房地产投机以后,从楼市上撤出的温州资金明显增多。

  

    吴正亦:“当然这个大部分是投资原来房产的。从春节以后慢慢地,这些投资方在逐步地一个增长,这么一个趋势。我们的统计数字,从四月份北京有二十多位温州商人特地到我们温州商会网来寻找一个项目。

  

    


资金虽多,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眼下,越来越多的资金压在温州商人的手里,吴正亦说,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积压的资金的数额也是越来越巨大。

  

    记者问:“有具体的数字吗?”

  

    吴正亦:“目前来说还没有确定的数字。”

  

    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无论是张仲还是吴正亦,都刻意在话语言谈中回避那个“炒”字,对于“炒房团”更是闭口不提。北京浙江商会的黄岳川告诉记者,实际上在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数道政策金牌之后,很多温州人也开始进行反思。

  

    北京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黄岳川:“国家已经进行宏观调控了,房地产不能再炒作了,你还拿钱去买房地产不是跌进去了吗,我们温州人确实对一些市场一哄而起。炒房也好,做其他生意也好,应该和国家的大政策要相接轨。”

  

    主持人张冬:黄岳川说,现在温州人之所以总在强调他们是在“投资”,而不是“炒”,是因为这个“炒”字,对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相当多的温州投资者都感到很委屈,我有资金,想投资挣钱难道有错吗?在山西投资经营煤矿的温州人,眼下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在山西省中小矿山井巷企业联合会,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会员名单,名单上的全是在山西投资经营煤矿的温州人。周时选,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最早在山西投资经营煤矿的温州人,他告诉记者,目前温州人在山西投资经营的煤矿已经有300多个。

  

    山西省中小矿山井巷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时选:“总投资我们协会简单地计算了一下,整个温州在山西的投资大概有40个亿左右。”

  

    周时选说,温州商人一向对好的投资项目十分敏感,这两年煤炭市场回暖,有更多的温州资金进入山西经营煤矿,以前300万就可以买断经营的矿,现在没有1000万根本拿不下来。尽管去年开始煤矿的经营成本和风险都明显增加,但是温州资本仍在不断进入。

  

    周时选:“因为我们温州那边一些产业不景气,也是属于一个转产业这样的一个气候,哪里什么东西稍微好一点,咱们带着资金就往哪里走。”

  

    这位姓朱的温州商人,到山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几乎每天他都在这里寻找适合投资的煤矿。

  

    温州投资商朱先生:“我带了1000万过来找煤矿,到现在还没找到。”

  

    山西省中小矿山井巷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时选:“各个产煤县,基本上天天有温州人在这边跑煤。”

  

    正当大量温州商人跃跃欲试,山西省却出台了一个规定,凡是年产在9万吨以下的煤矿,2005年底以前都要关停。也许是因为温州人在山西投资的煤矿有相当数量都是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也许是受到了温州“炒房团”搅乱了房地产市场的联想,一时间,山西封杀温州炒煤团、温州人搞乱煤炭市场的传言风生水起,安全事故和煤价上涨的骂名也落在了温州人身上。面对这样的职责,经营煤矿多年的周时选他们第一次感到了手足无措。

  

    温州投资商陈先生:“我们现在过来,都是按照企业过来投资的,几千万几千万拿过来,他不是短期的行为,他肯定长期的打算。”

  

    山西省中小矿山井巷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时选:“也不是说我们来炒个半个月,半年或者一年就走,我们一般定下这个煤矿,一般都在5年以上,或者是3年,30年,最多买断的是30年,承包的最少是5年,因为你干个一两年,你把资金一投入,根本就连本都拿不回来,我们是实实在在的投入生产,怎么我们会变成是炒煤呢?”

  

    周时选说,关停9万吨以下的煤矿是国家出于对安全高效生产的整体考虑做出的,并不是针对温州商人,而他们之所以会背上“炒”煤的指责,也许还是因为温州资本太多,尤其是目前大量资金都在山西寻找出路,难免会给人一哄而上的错觉,但现在好的投资项目确实太少了。

  

    温州投资商陈先生:“我们为什么现在一直在搞煤矿,因为其他方面的门路也不是怎么宽的。”

  

    据温州银监局的保守估算,截止2004年年底仅在温州本地的民间资本就至少有3000亿元人民币,除了传统的在全国各地的流通领域投资,目前,温州人的投资地图已经扩充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和地区,无论是山西、内蒙的煤炭投资;还是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的水电投资;上海、江苏等地的教育投资,甚至在新疆的棉田、油田都可以见到温州资本的身影。

  

    主持人张冬:一些统计资料和课题研究显示,如果加上温州流向各地的资本,温州民间游资绝不仅仅是3000亿元。资本追逐利润,这本来就是市场规律,可怎么到了温州人那里,财富就成了洪水猛兽?刚才片子里温州人抱怨说好的投资项目太少,所以资金难免扎堆儿,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温州的民间投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而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也许是每个想投资赚钱的百姓都会遇到的,只不过因为温州人先走一步,所以先遇到了。

  

    温州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由于地少人多,从宋朝开始就有相当多的温州人选择外出谋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大多从事的是弹棉花、修鞋匠等最苦最累,当地人又不愿意干的职业,而这也正是温州人原始积累的第一步。1980年代初,凭借手工业发达的优势,温州家庭作坊开始兴起,服装、鞋帽、编织袋、打火机,只要能赚钱的就有温州人在做。到1990年代初,温州民间资本已经高达300亿元。随后的十年间,当地民间资本继续迅速扩张,但从1996年人民银行数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起,温州巨额资金也开始外流,寻找回报率更高的机会。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唐海滨:“我们曾经在温州做过一个调查,对温州的个体户就是中等水平的个体户做过调查,十户中他们共有的资产五千五百多万,这五千五百多万,他们有三分之一投资生产,三分之一用来买房或者是汽车的消费,另外还有三分之一就是现金。那么这个现金当中只有14%是存在银行里,其余都放在家里,随时准备投资的。”

  

    据统计,目前800万温州人中有200多万人常年在外经商,一旦发现好的投资机会,这200万人就会带动整个800万温州人跟进。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大家一块儿去买房子,大家一块儿去买煤窑,大家一块儿去投资汽车,其实是因为什么,温州人彼此之间非常团结,非常团结的这个现象在投资上就是扎堆。”

  

    扎堆投资的温州人,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组织——温州商会,据记载,温州商会最早出现在1906而“开通商情”帮助各地温州人互通投资信息,直到今天仍然是全国132家温州商会所秉承的宗旨。

  

    温州投资者张仲:“每个商会都有信息部,专门无偿的为商人提供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然而也正是由于温州人比较抱团的特点,造成了温州商会相对封闭,温州商人给人留下了过于神秘的印象。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会对当地来说带来一些他们可能,当地不太喜欢的一些行为,温州的商会需要注意这个现象,假如说别人都误以为他们都在炒,那对这个地方的信誉来说是不利的。”

  

    不少专家指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缺乏沟通,是目前我国民间商会组织的通病。一方面商会组织要积极开放,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各级商会进行投资辅导,避免一哄而起的投机现象发生。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我记得杭州市的市长就讲过那么一句话,他说这个,比如说你开一家餐馆,有人到你这儿来吃饭,你是很欢迎的,某一天突然来一大帮人到你这个餐馆来吃饭,你为什么不欢迎,你没有理由啊,当地政府可能也要注意他有一种引导和调控,也要更多的跟投资者有一些沟通。”

  

    全国工商联研究部主任唐海滨博士:“ 一年就增加七八千亿这样大的老百姓的投资热情,相当于或者超过了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也就是外商的投资,那么外资的投资,我们国家有产业投资目录,那么中国老百姓这么多的民间投资,民间的资金我们政府没有民间投资的指引,老百姓没有这个一定的管道和渠道或者信息的来源,知道往哪个方向来投。”

  

    采访中,北京浙江商会的黄岳川说比如石油领域,国家只放开了成品油流通市场,而且最近新出台的政策征求意见稿,再次抬高了进入门槛,而对石油开采国家还不允许民间资本参与,现在一些温州人在新疆参与采油探油,也都是在打政策擦边球。

  

    北京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黄岳川:“但是我想优惠政策有了,不一定就有好的项目。”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能源领域实际上我们一般是不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的,包括石油,包括能源,非常积极的想进入,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领域过去是没有民营资本的,没有民营资本意味着这里面有非常丰厚的垄断的利润,你说他不投资这个领域他投资什么领域,所以这里面跟这个多多少少有关系。”

  

    对于怎样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一些专家建议,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创办“两合公司”,解决民间投资商手里有钱,但知识面不够的矛盾,引导民间资金进入他们原本不敢涉足的高新技术、军工等领域。

  

    全国工商联研究部主任唐海滨:“但是现在法律没有这种两合公司,根据国家的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地区政府创办类似这样一种形态,就是一种有钱人和有知识的人的一种结合,这种情况在国外是非常成功的。 ”

  

    主持人张冬:河水、雨水本身并不会形成灾害,之所以会发生洪水,是因为没有渠道,来不及疏导。金钱也一样,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你不给它提供流动渠道,任由它自寻出路,那它在带来更多财富的同时,也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风险和问题。温州人的财富故事已经由童话时代转向了技术时代,但是他们在寻找财富的路上走得并不轻松,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关于民间投资的思考,同样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

  

    主编:李 洋

  

    记者:潘 敏

  

    摄像:庄小东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22:05——22:25(首播)

  

    周五: 23:15——23:35(首播)

  

    周一至周五:09:38——09:58(重播)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