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三十年的故事(四)13万铸鼎为哪般(2008.12.12)【组图】

2010年02月24日 10:32  往期《闯天下》文稿 我要评论

  

  

在河北省灵寿县一户农家大院里,王三妮正在加紧制作一尊铜鼎,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王三妮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出来的铭文,王三妮给这尊鼎取名恩惠鼎。

王三妮:每次去领补贴款的时候看到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激,我认为再花多大的代价也要把铸这个鼎,也得把这个事记述下来。

王三妮是南寨乡青廉村的农民,他经营着一家小型的青铜器手工作坊。记者采访时,他的恩惠鼎已进入了后期的制作工序,整尊鼎预计要花掉王三妮5万元,差不多是他一年的收入,但王三妮铸这尊鼎并不是为了挣钱,用王三妮的话说,他铸鼎是为了记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

早在2005年的时候,王三妮就曾花8万元铸过一尊鼎,同样也是为了记录一件大事。

王三妮:有人出50万买这个鼎,但是都报道了,我们不卖国家收藏就捐给国家,国家不收藏就自己收藏。

到底是什么大事,使一个年收入不到5万元的农民,3年内花13万元两次铸鼎。

  

王三妮的家乡灵寿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西靠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全县31万人口,农业人口占了28万,农业税占灵寿县财政收入的19.7%。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是2476元,但灵寿县却有24.8%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820元。2002年灵寿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

副书记任建忠:大部分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农业上的灌溉也是比较差的,虽然是多少年,老百姓为了打粮食流血流汗,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前,农民的收入还是比较低的。

在中国,每个农民都知道种地就得纳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三提五统等等名目繁多的税费,很多连农民自己都记不过来,占了农民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这种现象曾引起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就是其中之一,孔祥智主要研究农业政策分析和农业技术创新经济学。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