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高货少怎么办(2006.2.24)

2010年02月24日 13:52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这天是2005年农历腊月初十,包根基和潘子义相约来到自家的毛竹林,两位老人所在的浙江省遂昌县三仁乡以出产冬笋闻名,包根基老人承包了16亩毛竹山,已经到了挖笋的季节,但是他现在就是不下手。

  

    遂昌县十三都村村民 包根基:“今天是来看一下山上的笋长得怎么样,还算可以,上面的小一点,下面的大一点,底下还有更大的,今天就是想看看大小,看看它的长势怎么样”。

  

    不想挖是想等个好价钱,因为一般来讲临近春节冬笋的价格都会涨到最高,三仁乡现在一共有10个冬笋经纪人,邹光瑞的规模最大,每年经他销售的冬笋有2万多公斤,现在其他经纪人还没有行动,邹光瑞已经收了一部分,收购价现在已经是12元一公斤了。

  

    


遂昌县三仁乡冬笋经纪人:“目前还是可以,现在收购了5000来斤了,真正的旺季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旺季要到农历的月半左右,农历十二月十五左右,那时候就很忙很忙”。

  

    邹光瑞自家也承包了25多亩竹山,他担心面积太大春节前挖不完,现在他已经请工人开始挖。

  

    遂昌县三仁乡冬笋经纪人:“这个冬笋我们在现场上来看,我们这里笋的质量就是因为黄土地,这个笋的质量,拿来吃,剥开以后笋的肉质白白的,剥起来吃软软的甜蜜,味道很好的。”

  

    标准的小忠冬笋根小头尖,壳薄躯大,在明清时期小忠村的冬笋就被列为皇家供品,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小忠冬笋的名气长盛不衰。

  

    


三仁乡小忠村党支部书记 廖志成:“我记得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过来,都吃我们小忠挖的冬笋。”

  

    记者:“有历史记载吗?”

  

    三仁乡小忠村党支部书记 廖志成:“这个原来县供销社让我们小忠挖的,是指定下的让我们小忠挖冬笋过去”。

  

    由于小忠冬笋的品牌价值,小忠村所在三仁乡生产的冬笋,统一打出了“小忠冬笋”的品牌,并且4次夺得浙江农博会金奖,成了遂昌的名牌特产,随着销量逐年增长,不少年份出现笋贵难求的状况。在遂昌最大的中心农贸市场,进门最显眼的位置摆的就是冬笋。

  

    


蔬菜经营户:“笋五块五一斤”

  

    记者:“是什么笋啊”。

  

    蔬菜经营户:“冬笋”。

  

    记者:“哪个地方的?”

  

    


蔬菜经营户:“三仁乡”。

  

    三仁乡的坐地收购价就已经是12元钱1公斤了,怎么到了县城市场上只卖9元钱了呢?记者找到了三仁乡林业站的工作人员,让她来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仁乡林业工作站工程师 周紫球:“这里的笋基本上是外地过来的,邻乡的或者临县的笋,像我们小忠冬笋的话,他们基本上是到农户家里面订的,就是外面需要多少笋他们就挖多少笋,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很少上市场”。

  

    偌大的菜市场竟然买不到小忠冬笋,遂昌人吃不到遂昌特产冬笋,这令人吃惊,那么小忠的冬笋都卖到哪里了呢?

  

    


遂昌县林业局副局长 傅伙华:“我们都是直接销售到外地,比如说宁波、杭州、包括无锡、株洲、上海这些大城市,直接销出去了”。

  

    多年来,小忠冬笋绝大部分都直接打包外销,因为小忠冬笋每年的产量仅为八九百吨,光是礼品和春节市场就已经不够卖,笋贵量少,如何提高冬笋产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和农户。2000年,遂昌县政府与浙江林学院联合启动了小忠冬笋丰产项目。

  

    遂昌县林业局副局长 傅秋华:“2000年,我们跟浙江林学院合作,就搞了我们高效经营。从原来最高的年份,亩产也就是100斤左右,2001年试验的,2002年一个生产季,冬笋的产量就提高到500斤左右,那效益非常高。”

  

    专家们发现,冬笋生长对肥料和水分依赖最高,把传统七月金八月银的施肥时间提前到了竹子的小叶期也就是4、5月份,找到了一个使土壤养分平衡,和植株快速生长结合的一整套施肥方法,施肥方法很容易被农户接受,而水分管理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

  

    


浙江林学院教授 金爱武:“以前没怎么注意到应该说1999年前一般是风调雨顺的,有时有台风,基本上风调雨顺”。

  

    事实上,在笋芽生长中,肥分只占5%,水分则占到90%以上,水分对冬笋发育至关重要,缺少必要的水分管理必定使冬笋生产的风险增加。直到2003年,水分管理虽然有科学依据但是一直未被推行,而真正被人们认识到是在一场天灾过后的事情。2003年夏天,浙江省遇到了60年间罕见的旱情。

  

    三仁乡十三都村村民 潘子义:“那一年山上的土没有一点水分,大旱,竹叶都黄的”。

  

    这一年浙江的降雨量不到600毫米,是正常年份的一半,雨量少使得遂昌的冬笋几乎绝收。而就是这年上田村农户邱晓林家的冬笋却意外丰收了。

  

    


遂昌县上田村村民 邱晓林:“当时我的是亩产有400多斤吧,比哪一年都好”。

  

    这在当年被传为一桩奇事,为什么邱晓林家冬笋产量还高上去了呢?原来他家的地势非常特殊。

  

    遂昌县上田村村民 邱晓林:“我的水田在上面,笋林在下面,反正我也是闭着没有事做,就引水现在浇竹山”。

  

    遂昌县林业局抓住这个契机,找了几个示范户开始进行水分管理试验,小忠村的邓大伟家示范第一年就成效显著。

  

    


遂昌县小忠村村民 邓大伟:“到六七月份的时候,干旱期抽水,用柴油机抽上去”。

  

    记者:“最后效果怎么样,您那年产量高吗?”

  

    邓大伟:“通过做了以后,我们那年冬笋亩产量250公斤”。

  

    以往冬笋水分只靠降雨,而水分管理则要在笋芽开始发育的六七月份就开始适当抽水灌溉,当年邓大伟的冬笋亩产由原来六七十公斤提高到了250多公斤,一亩地就多挣3000多元钱,这之后许多农户开始争先效仿。

  

    


遂昌县小忠村村民 邓大伟:“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是这样的,看到有效益以后,他们就跟着学起来了”。

  

    同时,为了解决农户的资金问题,遂昌县出台了扶持政策,规定每建一个10立方米的蓄水池给予500元补助,水泵给予三分之一的资金扶持,目前遂昌县已经建成蓄水池64个,购买抽水设备70多台。

  

    记者“现在这里有水吗?”

  

    遂昌县林业局副局长 傅秋华:“上面可能开关没开,不知道有没有”。

  

    记者:“看一下,真的有水”。

  

    傅秋华:“我们从上面一路下来做了好几个固定开关,上面的水用软管一接到处,可以流过去,整个林地都可以得到灌溉,相对来说这个地方是比较高的,因为这边过去,从这个山岗过去都是他的竹林,这一个水池做在这里已经够用了”。

  

    


目前遂昌县5000多亩竹林实现了轻松灌溉,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小忠冬笋平均亩产已经达到100多公斤,年产销量2000多吨。

  

    编导:张丽 摄像:颜志宏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