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户农民拉“一根面”(2006.3.2)

2010年02月24日 13:53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2006年1月10日上午,浙江省浦江县潘周家村的这个农家小院里非常热闹,一帮游客被一种从没见过的面条吸引住了。

  

    记者:“小姑娘,这好分吗?”

  

    游客:“不好分。”

  

    记者:“难在哪里?”

  

    游客:“我觉得拉开来怕它断掉,我从来不知道面可以这样分的,感觉很有乐趣。一会再向这位大嫂学习一下,然后把它做成功,然后做成面条,我们一块吃。”

  

    


让游客们感兴趣的不只是面条的做法,还有面条的长度。这种面条韧性很强,拉多长都不会断,当地人称其为“一根面”。

  

    村民:“这一根竹子上面总共是有100多根,100多根其实都是1条面,这个是头,那个是尾。”

  

    游客:“最多是多少个人能够吃一根面条?”

  

    村民:“反正多也是一根,上百个人来也只有一根吃。”

  

    游客:“真的,太神奇了。”

  

    


游客:“那上千个人可不可以?”

  

    村民:“上千个人也是这样,是吃一根面条。”

  

    潘周家村的“一根面”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制作工序复杂,所用工具也是特制的,在其它地方很难见到。在村民眼里,“一根面”可不是普通的面条,它有着特别的寓意。

  

    村民:“这个面条长,长久嘛,天长地久,表示吉利的意思。”

  

    村民:“有贵客到家里来,请他吃一碗面,是很体面的。”

  

    


潘周家村属深山区,以前交通也不方便,村外人知道“一根面”的并不多,村民们也是 到了春节前夕,才做这种面招待宾客、走亲访友。1999年10月,村支书周金华到县城办事,在一家拉面馆吃了饭后,回来突然要收购“一根面”了。

  

    周金华:“吃了那个老太婆拉拉面,那个生意很好,我回到家里就想,把祖宗传下来的手工面做好了变成商品。”

  

    县城拉面馆的红火生意触动了周金华,他琢磨着,自已村的“一根面”又好吃又有特色,如果能卖到山外,也为村民找到了生财之路。他跟村民商量,由大家加工面条,他来统一收购并销售。

  

    2000年初,周金华按3、6元一公斤的价格收到了第一批250公斤面条,可是他却决定不出去卖了。原来,潘周家村有很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经常有山外的游客前来观光,周金华决定先从游客入手。他把游客请到自己家品尝面条,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山里人引以为豪的“一根面”山外的人却并不接受。

  

    周金华:“游客提出了建议,就是很咸,我们因为是山区,老百姓要上山挑柴种田,要大量出汗,出汗以后要用盐份补充体力,如果不咸力气就没有了。”

  

    


“一根面”里食盐添加的比例很高,这样才能保证面团的筋度,也是面条能拉长的原因之一,如果按照游客的口味少放盐,面条就容易断裂。虽然第一批面条都窝在了自己手里,可周金华并不甘心,他不断调整食盐比例进行试制。2000年3月的一天,他突然有了灵感。

  

    周金华:“过年过节的时候做年糕用木头打的,我们就是用这个木锤打年糕,后来我发现用木头打我这个面,想试一试。”

  

    记者:“后来是怎么弄的?”

  

    周金华:“我们后来就用这个木头打面,这是这样打,打了以后这个面团筋度很高,面拉出以后要多长就有多长。”

  

    用木锤击打增加了面团的筋度,相应盐分就可以减少,再结合原有的上架等工艺,做出的面条柔韧性很好。

  

    


记者:“这个面团有多重?”

  

    周金华的妻子:“这个面总共是8斤,全部拉成一根,今天总共要给30个人吃。”

  

    记者:“这个拉着不会断吗?”

  

    周金华的妻子:“不会断的。”

  

    周金华推出改良的“一根面”后,口感得到了游客的认可,直到现在,还经常有游客慕名到他家品尝“一根面”。

  

    


游客:“味道很好的,吃起来比较清爽,比较柔软,跟以前的面条比有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游客:“最吸引人它一根面条有那么多人能吃,这个从来想不到的。”

  

    周金华把“一根面”晒干后,装入礼盒中卖给了游客。2000年4月底,正当周金华铆足了劲要在“五一节”大干一场时,他却突然收不到面了。

  

    村民 周冬罗:“跟支书加工好像赚加工费少一点,自己卖出去钱多一点。”

  

    村民 周月凤:“加工费是1、8元一斤,想想不合算,还是自己卖好。”

  

    原来村民们觉得钱都让支书赚了,不如自己销售合算,大家纷纷在自家门口摆起了小摊,周月凤便是其中的一个,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她发现,面条并不是那么好卖的。

  

    


村民 周月凤:“时间长肯定是销不出去了。”

  

    记者:“为什么销不出去?”

  

    村民 周月凤:“销不出去,买的人没有了。”

  

    做面的人多了,来村里的游客和客商却有限,为了卖出自己的面条,村民开始降价吸引顾客,“一根面”越卖越便宜,最后2元一公斤也很难卖出。看到这种状况,村支书周金华很是焦急,他决定到山外去扩大面条的销路。2004年10月,浙江省农博会在杭州召开,周金华和镇政府领导带着村里的“一根面”参加了展会。

  

    浦江县檀溪镇镇长 于新宣:“摊位前面人山人海,挤得一塌糊涂,这样也引来了浙江电视台、金华电视台去采访,客户也反映,潘周家村的手工面特别符合他们的口味,老少皆宜,很喜欢吃这个面。”

  

    


在这次农博会上,“一根面”夺得了“农产品优质奖”,名气大增,卖到了12元一公斤,周金华也拿到了不少订单。回来后,他把面条的收购价提高到了5、6元一公斤,看到有利可图,村民都回来给他加工了。2005年9月,又有村民要和支书闹独立了。

  

    村民 周秀珍:“给别人加工肯定不去,肯定要自己干。”

  

    和上次村民的盲目跟风不同,这一次,周秀珍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她瞄准的是更远的市场。周秀珍的外甥女在上海经商,她让外甥女负责销售,她在村里收购供应,联手将“一根面”打入上海市场。经过几个月的试销,周秀珍的信心更足了。

  

    周秀珍:“我外甥女打电话来,叫我后天装100箱,没有路子销不出去。”

  

    记者:“你家算是有路子的?”

  

    周秀珍:“对。”

  

    


现在还有几个象周秀珍这样的农户专门跑起了销售,把“一根面”卖到了江苏、上海等省市,市场扩大了,销量增加了,最高兴的还是加工户了。

  

    村民:“有的夫妻俩晚上不睡,起码做80斤,辛苦是辛苦的,钞票是有的。”

  

    现在,潘周家村的拉面加工户增加到了近200户,每天生产面条1500公斤,看到面条俏销,附近的不少村子也都跟着拉起了“一根面”。

  

    


浦江县副县长 金时刚:“全县从事加工手工面的有1000多户左右,光这项收入,老百姓人均增加2000元左右。”

  

    编导:张辉 摄像:颜志宏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