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菜生产一波三折(2006.03.14)

2010年02月24日 13:53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农民1:“当时一筐菜100市斤左右,只能卖到1元钱。”

  

    农民2:“上10吨花菜,卖了两三千块钱,老百姓怎么过活呢,不行了。”

  

    村民3:“扔的多,烂了,没人要了。”

  

    他们是湖北省天门市张港镇的农民,主要以种植花菜为生。然而在2000年时,当地花菜价格突然大幅下降,只能卖到4分钱一公斤。面对花菜价格暴跌,彭湖村村民陈林枝和彭齐文夫妇有些无所适从。

  

    


村民 陈林枝:“没有自己去找市场,都在地里种,卖不了就倒在沟子里。”

  

    村民 彭齐文:“全国各地的菜价都普遍降低了,这个菜比较多,市场饱和。”

  

    花菜在张港镇已有十多年种植历史,是当地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2000年,花菜种植户非但没赚钱,反而还要赔钱,菜农的种植积极性遭受了很大打击。就在当地菜贱伤农的时候,镇上有一个叫杨俊的人却发现了花菜降价的原因。

  

    杨俊:“农民生产的蔬菜,其实到市面上能够卖出好价钱,就是运不出去,造成很多花菜在田间地头就烂掉了。”

  

    


杨俊发现,当时张港花菜种植面积已经具有万亩以上规模,但菜农最远只能卖到武汉和长沙,这就使得天门以及周边地区的市场极度饱和。但是如果要销得更远,因没有任何储存设备,花菜在运输途中就已腐烂。2002年,杨俊决定耗资59万元买一套真空制冷设备来处理花菜。

  

    杨俊:“因为蔬菜它也是一个生命嘛,这个菜后期还要生长,所以把它降到零摄氏度以后,就相当于让花菜处于休眠状态,就能够可以延长15天的储存期。”

  

    


有了这套设备,花菜在半个月内就不会腐烂了。2003年初,杨俊又建起了一个冷库,日处理花菜能够达到400吨。从那时起,他一边帮助经销商将花菜制冷,每天获取2万元的处理费用,一边从农户手中收购花菜,销往更远的地方,张港花菜竟被他卖到了广州,这是当时很多经销商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经销商:“原来对于一般的长途贩运,心里害怕,一车货几万元,一到市场全烂了。现在我们通过制冷以后,把这个菜能以最好的鲜度打出去。”

  

    通过杨俊的冷库处理的花菜能占到当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不仅方便了经销商,也保证了当地农民种菜的积极性。花菜价格迅速回升,一直保持在每公斤一块三毛钱左右。然而就在杨俊把花菜卖到广州市场时,他却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杨俊:“当时在广州市场,我们花菜的品质不比云南差,就是我们的销售价格一直都比它一公斤低0.5元。”

  

    原来,在2003年的广州市场,云南的花菜可以卖到1.8元每公斤,而张港花菜只有1.3元。同样是花菜,为什么价格却有如此悬殊呢?经过杨俊到广州市场认真考察后,他这才发现问题原来出在包装上。

  

    杨俊:“我们采用是这种油皮纸包装的,再好的花菜放在里面也看不出来,看的也只是一张纸。”

  

    


张港花菜规模虽大,不管是对于当地菜农,还是对于杨俊来说,他们以前对包装还没有充分重视。为了能把花菜卖出更高的价钱,2003年,杨俊专门去云南考察了一番,从那里学到了新的包装方法。

  

    杨俊:“我们后来改进以后,学习用这种发泡网,第一是可以减震,其次的话这个看起来比较直观,消费者就能直接看到。”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杨俊和当地菜农充分掌握了包装方法,他们由以前的粗放包装逐渐走向精品包装形式。这样,张港花菜在广州市场的价格就与云南菜价持平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提高了,花菜产量也就逐年上升。

  

    


现在,只要花菜一上市,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云集在张港。

  

    河南经销商:“形成规模了,这里种了10几年的花菜,一到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都来了。”

  

    湖北经销商:“一天从早到晚,还不能吃上饭,因为每天你要工人调度,装车,要及时发走。这个菜每天出来的量太大了,不可能积压,每天得循环出去。”

  

    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2月,张港花菜的销售一帆风顺。到2004年十月,已经发展到了近3万亩。这一年,雨水充足,气温偏高,非常适合花菜生长。然而,这样的气候,对于花菜运输来说,却是致命的灾害。

  

    


农民 陈林枝:“温度比较高,花菜容易烂,花菜一上车它就烂掉,温度太高了。”

  

    原来,张港的花菜一般在7月下种, 11月开始成熟。2004年不巧碰上暖冬,10月份时大批花菜就提前成熟。当时河南、河北等地的花菜还在北方市场大量存在;而张港镇的冷库每天制冷数量不到花菜日产量的十分之一,近3万亩的花菜也就很难运往南方。2004年,张港花菜的销售又陷入新的低谷。

  

    村民:“当时的温度还在31度左右徘徊,最低的温度也在27度,花菜如果不进冷库打冷,就运不出去,所以花菜就烂掉了,很好的花菜烂掉,心寒。”

  

    


2004年大量花菜的烂掉,让很多农民收入甚微。为了在以后的发展中能既保证花菜产量,又不集中在同一时间上市,当地人根据气候因素,在播种时间和花菜品种上动起了脑筋。

  

    张港镇副书记 徐惠成: “控制好蔬菜的生长期,从60天成熟的到160天成熟的,我们要求我们的菜农把每一个生长周期的品种都种一点。”

  

    2005年,家住张港镇彭湖村的彭群方就种了5亩地120天成熟的花菜,赶在2006年春节前卖出了3块钱一斤的好价钱。

  

    


彭群方:“原来2分钱一斤,4分钱一公斤,现在是两三元钱一公斤。”

  

    经过调整播种时间和花菜品种,张港花菜在2005年抵御了天气和市场风险。现在,张港花菜不仅在南方市场畅销,更被卖到了北京、西安、乌鲁木齐等北方市场。

  

    


张港镇副书记 徐惠成:“整个2005年的花菜,首次销售突破1亿元,按照我们初步统计,人均增收已经超过了300元。”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