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青蒿(2006.8.22)

2010年02月24日 13:59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2006年七月十三号早晨六点多,丰都县包鸾镇派出所响起了一片急促的敲门声,这样早就急着来报案肯定出大事了,所里的民警心里都为之一紧,

  

    民警 古宏伟:“当时这个村民急匆匆的,心情很激动。”

  

    李培元:“平时我看那些东西,我经常在照管,照管呢,有一天就是我起来一看,东西都不在了。”

  

    然而当时李培元上气不接下气的叙说却让古宏伟有些不知所云.

  

    


民警 古宏伟:“他说他地里面的草被盗了,价值七八百元,当时我们不知道什么草管这么多钱。”

  

    那么是什么草被盗让李培元如此惊惶失措呢?古宏伟随即带了两个民警来到了现场.

  

    民警 古宏伟:“经过 我们经常清点的话,被盗过了700多株,面积大概有半亩多。”

  

    李培元地里被盗的就是这种草,在丰都前两年满山遍野都是,它的名字叫青蒿,又叫黄花蒿.过去这种草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村民:“那个是原来没有发现,都是做柴烧,小的时候都把它当作杂草除掉,大的时候就把它拿来做柴。”

  

    那么这种以前无人问津的野草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了李培元地里的宝贝了的呢?要弄清青蒿受宠的经过不得不提到一个制药厂,正是制药厂从青蒿的叶子中提取一种名为青蒿素的东西而让青蒿身价倍增.

  

    制药厂员工 郑贵华:“这就是青蒿素,目前在国际市场上700美金一公斤,我们主要是销往非洲和瑞士,欧洲这些国家。它主要是抗疟疾,抗疟疾,目前它是对治疗恶性疟疾是一种特效药。”

  

    非洲是疟疾病人的高发地,以前国际上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是一种名为喹宁的化学药品,但是长时间的使用使疟疾病毒对它产生了抗药性,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要向我国采购大量的青蒿素,然后让西方国家制成成品药后捐赠给非洲国家.

  

    


记者:“他们拿多少钱来采购?”

  

    郑贵华:“在中国的话,青蒿素的话,大概就是估计在5亿美金的样子,5亿美金。”

  

    巨大的市场诱惑促使一些制药厂纷纷投入青蒿素的生产,然而由于受生长环境的影响,目前只有长江流域和武陵山区的青蒿含青蒿素高达千分之八而具有较高的工业提取价值,丰都县地处长江中游,境内野生青蒿多而且青蒿素含高,2003年一家制药厂在丰都投资办厂专门生产青蒿素.于是漫山遍野的野生青蒿被人们大量采挖来卖给制药厂.双路镇楠木村的冉龙珍当年就利用农闲时间上山采割野生青蒿卖给制药厂.

  

    记者:“野生的卖多少钱一斤?”

  

    


冉龙珍:“我们卖的3.1元,我们卖的 记者:你卖了多少钱 大妈:千把块钱有吧。”

  

    由于不需要任何投入,所以农民觉得上山采割野生青蒿就像捡钱一样,然而好景不长,争先恐后的采割终于使野生资源消失殆尽.

  

    村民:“因为它那个每年强采强收采收,它没有开花的时间已经就割了,这么来讲的话,野生资源普遍就要绝种了。”

  

    本想利用这里丰富的原料,但是制药厂觉得仅靠野生资源肯定满足不了生产,于是从2004年开始,制药厂采取前期投入肥料,种子,发动农民在地里栽种青蒿,并以每公斤4元的最低保护价和农民签订回收合同,结果是皆大欢喜。

  

    


村民:“超出我那个要卖起码是3.5元以上一市斤,一斤,起码是3.5元以上,少了3.5元以上那个价格我就不卖了。”

  

    看见试种取得了成功,第二年制药厂还是采取同样的措施和农民签订了总计八万亩的种植合同,然而本以为来年原料不用愁的制药厂到了收获时却傻眼了.

  

    丰都县副县长 杜海波:“当时包括云南、四川、湖南等等一些厂家,都蜂拥丰都收购这个青蒿。”

  

    公司职员 张跃亮:“农民他没有遵守合同,把本来应该交给我们公司的青蒿全部都卖给其他的厂。”

  

    


原来外地来的厂家都以高出本地制药厂的价格在丰都抢购原料.

  

    公司职员 张跃亮:“因为它没有前期的投入,它可以出到比我们公司每一公斤会多算0.2元钱,或者0.5元钱一公斤。”

  

    表面上农民占了一个便宜, 其实本地制药厂加上前期投入的费用大大高于外地制药厂的收购价格,假如农民长期这样却会对这个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丰都县青蒿办公室副主任 韦建强:“老百姓技术不成熟,种植质量不好,那么产值就很低,五六百元钱,当老百姓种植青蒿和其他经济作物相比较,没有多大利益的情况下,那么第二年乃至以后,他都不会再发展这个产业。”

  

    


2006年青蒿该怎样种呢?新年刚过,家住双路镇的周仕华和很多老百姓被县里的青蒿办公室和本地的制药厂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在会上周仕华平生第一次听说了股份制这个东西.而且种了一辈子的庄稼也第一次要与别人来分享自家地里的果实.

  

    丰都县青蒿办公室副主任 韦建强:“就是老百姓把自己的土地拿出来折资入股,折资入股,由公司提供种子,提供技术指导,进行管理,最终呢,根据产值进行分红。”

  

    村民:“公司就是说,按照我们出土地得6成,公司得4成,就是分红,土地分红。”

  

    照这种合作方式,周仕华拿出家里6亩地折合人民币1300元算作股份,制药厂投入种子,肥料,技术,种出来的青蒿最后按四六开分红。

  

    


村民:“当时我们都是怎么想的,都是一种算账对比,我们这些村民,他都觉得这个账也算得过来。”

  

    而且周仕华的这六亩地还是由自己来经营,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薅草 施肥制药厂要给自己支付工资。

  

    村民:“我又给它打工,我们给我们18元钱一天,给我们18元钱一天,我一亩土地,我们有16个工,要花16个工才给它种得出来。”

  

    虽然通过算账大家最后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是由于青蒿最终还是交售给制药厂,所以还是有人担心厂里在收购时低于市场价格收购,那样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分红.

  

    


丰都县副县长 杜海波:“按照这个合同的约定,市场最低的时候我们按照保护价收购,市场最高的时候,那么我们随行就市,市场是什么价格,我们就什么价格。”

  

    所有的疑虑都打消后,于是很多人开始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把,社坛镇的孙克金就租了几百亩荒地来种植青蒿.

  

    孙克金:“跟公司签订了400亩的合同,自己种了300亩,外发展了100亩。”

  

    现在虽然还没有到收获期,但是有个别老百姓经不起高价的诱惑,于是铤而走险去别人地里偷盗青蒿,而提前采收的青蒿药用价值却不大。

  

    公司职员 张跃亮:“青蒿的最佳采收时期的话,是它在谢花期的时候,它青蒿素的含量最高,提前采收或者延后采收的话,它都会降低它青蒿素的含量。”

  

    


还有半月就能收获了,据孙克金估计,几百亩地的青蒿至少会为自己带来三十万元的纯利.如今全县有8万亩青蒿,产值在一亿元左右。

  

    记者:杨健 摄像:陈川平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