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者带来的大产业(2006.10.12)

2010年02月24日 13:59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2006年九月初,记者在江苏省赣榆县宋庄镇采访时,在很多养殖塘里都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些人并不是在河中游泳,而是捕捞这种叫螠蛏的贝类,每年八九月份螠蛏收获的季节,宋庄镇成百上千的农户都会涌向塘边起捕螠蛏。

  

    记者:“今天弄了多少?”

  

    捕蛏工人:“七十多斤。”

  

    记者:“每天都过来扒蛏吗?”

  

    捕蛏工人:“对。”

  

    捕蛏工人:天天都有,每天都起蛏,多少都要干。”

  

    据塘主仲济开介绍,每天从凌晨两三点钟开始,一直到上午十点左右都是螠蛏起捕的时间,这60亩塘面,平日里要用300多个劳力,因为今天下雨,人相对少了很多。

  

    


赣榆县宋庄镇三洋港村养殖户 仲济开:“你有几个塘?四个。最近是不是高峰?算是吧,再有十天就结束了,一天最多起五六千斤。”

  

    2006年,宋庄镇螠蛏养殖面积达到五万余亩,年加工蛏干三四万吨,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加工交易集散地。然而十几年前,这里一直以养殖对虾为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品种单一,又遭遇虾病,对虾养殖损失惨重。就在所有人都不再敢包塘养虾,纷纷将自家的一二百亩养殖塘抛售时,宋庄镇沙口村的刘明却一口气承包了九百多亩。

  

    刘明:“我们家里边现在塘子面积那么大,那么多,能不能养这个蛏子。”

  

    原来,刘明打算在包来的九百亩塘里放养螠蛏,1993年他到浙江购虾时发现这种能够净化水质,治愈虾病的贝类,于是也打算包塘在江苏进行养殖,因为对螠蛏养殖一窍不通,最初他从浙江请来师傅与他一起养殖。

  

    


刘明:“苗都是他提供的,全部都是他提供,技术他提供,蛏苗他提供,销售他提供。全部都是浙江人过来,因为本地人不会搞这个东西。”

  

    不到一年,刘明的收获让宋庄镇所有对虾养殖户都目瞪口呆。

  

    刘明:“我们跟他五五分成以后,一家一半,甲乙双方一人获得30多万元钱吧,纯利润。”

  

    养殖螠蛏一年就让刘明赚了三十多万,这让刘明的邻居刘忠车坐不住了,也学着刘明与浙江人合作养起了螠蛏。

  

    养殖户 刘忠车:“我包塘子他出苗,虾子是我的,光跟他分蛏。”

  

    林智福,浙江省苍南县人,也是当年最早一批来宋庄镇与当地居民合伙养殖螠蛏的人。

  

    


浙江省苍南县螠蛏养殖户 林智福:“当时他不懂什么蛏子,就是我们南方福建到浙江,这两个地方才有蛏子,其他地方整个中国也没有蛏子。”

  

    林智福以前一直在浙江做对虾生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旬来赣榆进对虾时,看中当地丰富的滩涂资源与廉价的租地费用,决定到江苏租地养殖螠蛏。而他最初找到的合作者就是宋庄镇邵庄村的秦泗海。

  

    宋庄镇邵庄村螠蛏加工户 秦泗海:他负责怎么养,饲料怎么下,喂什么料,还有挖蛏的时候怎么挖,都要听他的,毕竟我们没有见过。”

  

    浙江省苍南县螠蛏养殖户 林智福:“刚第一年过来的时候,也是小面积,就是搞一个塘试验一下,试验一下,这个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第二年,林智福便将承包面积扩大到了1000多亩,并且还从浙江老家带来了很多人来此合作养殖。

  

    浙江省苍南县螠蛏养殖户 林智福:“朋友朋友之间的关系,说这里有蛏子,你跑上来看一下,一家带一家,一家带一家。”

  

    这种当地人出塘,浙江人出苗并负责技术与销售的模式迅速推广到了整个宋庄镇,最高峰时宋庄镇有上千浙江人来此投资养蛏。短短几年时间,宋庄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起了螠蛏。现在每到收获季节,塘边都可以看到排队交蛏的人。

  

    记者:“你们在排队吗?”

  

    捕蛏工人:“对。”

  

    


记者:“多长时间能交上啊?”

  

    捕蛏工人:“也快了。”

  

    记者:“给现钱啊?

  

    捕蛏工人:“对,50斤来。”

  

    记者:“今天赚了多钱?”

  

    捕蛏工人:“88。”

  

    随着当地人对养蛏技术的逐渐掌握,双方的利润分成逐渐由五五分到六四再到七三,浙江人分得的利润越来越少。同时土地承包费用也越来越高。

  

    宋庄镇邵庄村螠蛏加工户 秦泗海:“刚开始地价100多元一亩,现在400,500都有。”

  

    


浙江省苍南县螠蛏养殖户 林智福:“我们外地人来这里承包,面积要大,你如果包100亩,200亩没有用,要包几千亩以上,那这个数量也没有了,面积也没有了,必须跑到别的地方去。”

  

    向林智福一样的浙江养殖户逐渐转移到江苏其他县市甚至山东等地区养殖螠蛏,使这个地区的螠蛏产量迅速扩大,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螠蛏采购商。螠蛏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浙江、福建一带,宋庄镇的螠蛏收获后大部分由浙江人运去浙江销售。但是每年把从江苏捕捞到的螠蛏运到南方,不仅有高额的运输费用而且不利于保鲜。

  

    浙江省苍南县螠蛏养殖户 林智福:“鲜的必须要跑到市场里面,你今天跑上海,看市场,上海的市场价格稳定不稳定,不稳定的一下子就亏了。”

  

    


这时候,已经转战山东搞养殖的林智福又回到宋庄找上了秦泗海。建议他在宋庄镇办起一个蛏干加工厂,解决周边大量鲜蛏的运输问题。直到现在,每年从七月份开始,林智福都会从几百公里外的养殖场赶过来。在秦泗海的加工厂里住上三个月,加工自己养殖的鲜蛏。

  

    浙江省苍南县螠蛏养殖户 林智福:“现在可以说整个这个蛏干的市场还是在宋庄这里,市场在这里,每天都当场当销的,每一天都销光,全国各地需要蛏干的人都来这里采购。”

  

    现在秦泗海的加工厂旺季时每天的加工量都达到十万斤,热闹的时候,加工厂内几百名妇女通宵达旦对蛏子进行清洗、蒸煮、去壳和烘干。

  

    记者:“一天能剥多少?”

  

    


螠蛏加工工人:“剥两百多斤。”

  

    记者:“多少钱一斤?一百斤15块钱。”

  

    螠蛏加工工人:您多大岁数了?”

  

    螠蛏加工工人:“70多了。”

  

    记者:“干得动吗?”

  

    螠蛏加工工人:“干得动。”

  

    记者:“不累啊?”

  

    螠蛏加工工人:“不累。”

  

    


宋庄镇邵庄村螠蛏加工户 秦泗海:“现在蛏子量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大了,北面到大连,南面到南通,全部都拉过来,就我们这边有市场。我们这边养蛏子也多,加工厂也多,就是客户也多,它反正是什么都多吧,在一起就成一个市场了。”

  

    如今,宋庄镇及周边地区95%的塘口都养殖螠蛏,年产鲜蛏7500吨。同时有几十家蛏干加工场,加工来自江苏、山东、辽宁等省一万多吨的螠蛏。

  

    俗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江苏宋庄镇的养殖户一步步跟着浙江师傅学会了螠蛏的养殖,加工,发展了本地产业,但是提起师傅来,他们依然竖起大拇指。

  

    刘明:“浙江人搞这个东西,要么就是搞前边,他搞头不搞尾,挣钱了。所以钱还是浙江人赚得多。”

  

    


江苏省赣榆县电视台 记者李昌发协拍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