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世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的沉重代价,而环境的破坏又反过来限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要得到持续发展,必须 减轻资源过度开发引起的环境恶化,正如达沃斯创始人施瓦布所说:我们应该努力确保我们的行为对环境和社会发展都是可持续的,也就是全世界各国都应该更多运用环保技术、社会发展要更具包容性。只有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

面对频频爆发的环境事件 政府应负起责任
政府重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部署加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必须把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必须把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温家宝强调,必须把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损害公众健康、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加强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当前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凡依法应当进行环评的建设规划和项目,都要严格履行环评程序。环评过程要公开透明,充分征求专家和社会公众意见。对环评文件未经审批即擅自开工、建设过程中擅自作出重大变动等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管理部门、责任企业及有关人员的责任。(二)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集中治理。坚决禁止在重点防控区域新建、改建、扩建加重污染的项目。妥善处理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和突发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三)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对化学品项目布局进行梳理评估,对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环境隐患排查,对海洋、江河湖泊沿岸化工企业进行集中综合整治,落实环境监管责任和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化学品生产的环境准入门槛。(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落实“以奖促治”政策,集中整治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和集镇,重点治理农村土壤和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和帮助农民科学处理垃圾和污水,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切实减少面源污染。严格农村工矿企业环境监管,坚决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五)加快建设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切实防范环境风险。(六)完善环境法律政策体系。针对近期各种环境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抓紧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完备、有效的法制保障。进一步完善环境政策,健全环境执法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企业转型 浙江铅蓄电池行业断腕求新生
      企业如何提升? 设限、提标,多环节规范发展<br>

      企业如何提升? 设限、提标,多环节规范发展

      作为占据铅使用总量82%的铅蓄电池行业首当其冲成为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今年3月份,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务院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2011年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对铅蓄电池行业企业进行彻底排查,全面整治环境违法问题;5月18日环保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称将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全面整治铅蓄电池行业、铅再生行业,努力遏制铅污染事故多发的态势。

      整治之下,铅蓄电池行业全盘震荡。环保部公布的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1930家,其中,被取缔关闭583家、停产整治405家、停产610家;仅有252家企业在生产,80家在建。目前,各地已公布辖区内所有铅蓄电池企业(加工、组装和回收)名单、地址以及产能、污染排放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台州路桥和湖州德清相继发生血铅污染事件;5月,环境保护部对湖州市实施全面区域限批。浙江省环保厅、经信委和卫生厅联合出台《浙江省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规程》和《浙江省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标准》,规定凡在环评审批、生产规模、卫生防护距离、职业卫生、质量管理验收等方面未达标者都要出局。

      如今铅蓄电池企业要在长兴生存,除必须达到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外,污染处理要从一道工序增至三道,废气采用二级高效除尘设备,废水采用自动控制设施,称片、包片、焊接等实行自动化生产工艺,生产车间按微负压设计和运行,换风气体须过滤净化后返回车间。长兴县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已陆续投入1.5亿元开展装备更新、技术改造等环保方面的升级。创办10年的志超电源等一批企业最晚将于明年初迁至专业工业园区。对此,湖州市市长马以说:“这些企业(目前)只是休克,并不等同于死亡,它们要经历的将是凤凰涅槃。”

         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中国绿色经济: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在这场面向未来的绿色经济竞争中,中国必须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