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


【独家】教你读“三普”:摸清家底才能更好促发展惠民生 分享
评论

国家为什么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经济普查?本次普查又反映出什么问题?普查数据对于未来的宏观调控将产生什么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刘仕国接受了央视网专访,揭开“三普”的神秘面纱。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结束 经济总量明显扩大 分享
评论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2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历时两年多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结束。此次普查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比较高,摸清了我国第二三产业家底,真实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这次普查的调查单位净漏报率为0.8‰,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3.3‰。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七大主要成果公布 分享
评论

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增长52.9%;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增长47.1%;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增加405.4万个,增长14.1%。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部采用电子手持终端PDA登记 分享
评论

今年1月正式启动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时隔五年之后,中国最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这次普查,获得我国除农业以外所有行业的最新统计数据。全国300万普查人员对6000万个单位法人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普查登记。那这次普查如何完成?又有哪些特点?

影响分析

马建堂:普查数据是宝藏 不要查完了就放抽屉里 分享
评论

马建堂表示,人民群众将直接、或间接从经济普查中受益,投资者、企业家、消费者均可通过普查数据获得相应的信息。他认为,如何更加有效利用好普查数据需要统计部门、媒体和相关机构一同努力,“不要让这个宝藏查完以后放在抽屉里、放在电脑里”。

马建堂:全国经济普查已摸清第二、三产业家底 分享
评论

马建堂表示,这次经济普查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形成强大合力。二是系统设计,严密实施,务求科学规范。三是创新手段,即采即报,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全国经济普查,是为全面详细了解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统一组织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根据《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来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了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普查原则:1.突出重点,以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底数为主,辅之以其他必要的内容;2.优化方式,科学设计普查业务流程,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以提高普查效能,减轻基层负担;3.统一组织,统一设计方案、统一布置培训、统一实施调查、统一处理数据、统一发布数据;4.创新手段,全面采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和电子地图,实现普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自动化、电子化,提高普查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