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去年底回归汉庭(纳斯达克:HTHT)重新出任CEO的季琦,恰好赶上多事之秋:今年一季报亏损、股价首次破发、媒体负面报道抬头、经济大环境变数增加……值此关键时刻临危受命的他,肩负的责任重大。
6月13日,季琦在上海虹桥的汉庭总部接受《投资者报》专访,他开门见山地谈到汉庭的蜕变,“蜕变对汉庭而言至关重要。我们要有新的目标和新的理想,用新的企业战略和架构去致力于打造一家百年企业,我的角色也将注重于担当汉庭的长久经营者和管理者。”他期待汉庭羽化成蝶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二季度有望扭亏为盈
《投资者报》:如何看待公司一季报亏损及未来的盈利前景?
季琦:一季报账面亏损主要是新开直营店在爬坡期的正常财务反映。汉庭不亏损其实很容易,不开直营店就不会亏损,但我们必须要保证一定的扩张速度,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规模不断做大,达到国际化。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今年汉庭的营收和利润要比去年好,二三季度实现盈利没有问题。我们预计二季度营收可达7.4亿~7.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35%~38%。
《投资者报》:在商业地产行业升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提高盈利水平?
季琦:近几年,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升温,行业竞争激烈,最近7~8年来租金大约翻了四倍。因为成本一直在上升,所以整个酒店行业盈利缓慢下行。当然集约化最高的连锁品牌,回报率肯定也是最高的,这是汉庭追求的目标。汉庭的蜕变过程,就是追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领先品牌和伟大企业的过程。
在扩张和质量上取得平衡
《投资者报》:既然扩张速度如此重要,那么,汉庭的预期是怎样的?
季琦:企业的扩张是一把“双刃剑”。规模即扩张速度当然是我们所追求的,但与此同时,还必须在速度和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我们不扩张,就会被边缘化,渐渐地就会被客户遗忘。当然一味拼命扩张,也将是对美好理想和憧憬的稀释。现在我预期中的合理扩张速度是每年新开100家直营店,以及150~200家加盟店,也就是一年新开250~300家店,这一扩张速度,有利于我们同时控制质量。
截至去年底汉庭已有营业门店639家,待开业门店278家,覆盖100个中国城市。汉庭完成了在上海单一城市百家门店的布局,并进入汉中、榆林、衡阳等中西部内陆城市。
《投资者报》: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比例将有何变化?未来将更侧重哪种店面模式的发展?
季琦:今年加盟店总量将超过直营店,目前新增加盟店数量已经超过直营店。为什么加盟店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呢?因为我们发现,在一些二三级城市,我们从上海去“空降”开店的人员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当地加盟者具备“地利人和”的优势,还有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而且就一个酒店集团的发展而言,加盟店是大势所趋。
《投资者报》:如何在保障扩张速度的同时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
季琦:就我们的企业信息系统而言,理论上保证这样一个扩张速度没有任何问题,多一家店也就是多个用户名而已,不难管理。
但出问题的话,肯定在人员管理上。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员工把汉庭当做自己的家。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们正式成立了汉庭基金会,以此来帮助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员工。当然另一方面还在于制度的管理,我们有严格的客房评分系统,包括多级检查和抽查,我可以说汉庭的卫生标准跟4、5星级酒店比,是丝毫不差的。
过度扩张不仅会带来质量问题,也会造成盈利风险和品牌、财务上的问题,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有因盲目扩张导致失败的温德姆。与所有其他连锁店一样,扩张过快意味着含金量的稀释。同时,过快地扩张还会带来其他问题,比如混楼(就是汉庭和其他类型店面或企业同在一幢楼,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我们都已意识到了,未来都会有对策。
目前,我们比较欣赏的在质量和速度上平衡度不错的酒店是IBIS(宜必思)和锦江之星两家,我们还曾试图收购其中一家酒店。
《投资者报》:未来在收购方面有没有理想标的?
季琦:我们在密切关注行业内中小规模酒店连锁的收购、并购机会,这个行业未来还会有很大的整合机会。我们2011年全年的净营业现金流量为4.7亿元人民币,收并购方面不缺钱。最近,我们控股了国内最大的中档酒店集团星程酒店。
在危机中寻找机会
《投资者报》:国际经济大环境多有动荡,国内经济也面临紧缩风险,面对这些困难,汉庭将如何应对?
季琦:这些年国内经济状况变动很大,同时也能看出汉庭所处的连锁酒店业是一个抗周期行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我们的营收仅下跌5%。而现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低潮,我们可以用更低成本拿到理想的门店位置,目前我们的加盟店生意非常火爆。
每次危机,都酝酿着机会,从危机表象中发掘机会,这才是企业家需要考虑的事。这就像《阿甘正传》中所描述的,战友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让阿甘倾其所有买了一条捕虾船,然而满腔热情换回的却是一无所获。最后一场意外的龙卷风却让他们因祸得福,赚得盆满钵溢。这场龙卷风中,只有阿甘的船幸免于难,没有了竞争对手,他的虾卖的价格更高。因此,每一次危机,只要我们不倒,就能找到发展壮大的机会。
当然,寻找机会需要企业家的眼光,这是领导与管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