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长江商报:完善税制需清理税收弹性空间

发布时间: 2012年07月13日 09: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 本报评论员 肖畅

  6月6日,甘肃省永登县地税局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大干20天,向完成“双过半”(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发起全面冲刺。到6月28日,增加税收6448万元,完成“双过半”任务。该县上半年的各项税收收入20203万元,短短20天,征了上半年32%的税。这个征税的全面冲刺工作,被媒体喻为“突击收税”。

  “突击收税”只是形象的说法,严格来说这是从严清理欠税,也是很多地方常见的现象。欠税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譬如企业经营不佳、资金链紧张,又如税务部门征管条件有限、相关技术落后,等等。实现税收应缴必缴,是理想的情况,而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清理欠税的工作因此成为一种常态。当清理欠税工作集中展开,我们难免感觉这是在“突击收税”。

  但是,清理欠税以“全面冲刺”的氛围展开,甚至,“人人想收入、人人抓收入”的口号震天响,这终究还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清理欠税就好好清理,为什么要“全面冲刺”,好似升学考试一样?原因在于:清理欠税除了要实现税收的严肃性,同时也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而且,这个任务是以指标化的形式下达的。指标化的特色在于,它首先考虑的不是当前实际税源,而是首先考虑往年实现的税收额度,当前政府财政的压力,以及财政收入增长的预期和目标,等等。总之,这个指标化任务不是依据税收实际而预先设定的。这种税收指标化任务,仍然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这是弹性之一。

  有了指标化任务,欠税也就呈现出主观原因。一些情况下,欠税不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好,也不是征税条件有限,而是税务部门有意的“放水养鱼”。只要指标化任务容易完成,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就会默认企业欠税,如果日后任务趋紧时,清理欠税也就不至于那么令人头疼。所谓的“放水养鱼”,即便是为了让企业休养生息,也难免人为制造执法的弹性空间。清理欠税演变为“全面冲刺”,说明这个空间在努力往下压,这是弹性之二。

  当然,这里另有背景需做交代。这次永登县的“全面冲刺”工作不是特例,有的地方为了税收的“全面冲刺”,不仅异乎寻常地严格清理欠税,甚至还收“过头税”。不久前,财、税两部门“一把手”在调研财政工作时,强调绝不收“过头税”,这种表态正是对上述现象的直接回应。“全面冲刺”呈现一定的规模化,原因在于地方财税纷纷吃紧。近年来,随着房价调控趋紧,地方土地收入受到不小的影响;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困境,实体经济的整体状况堪忧,而以企业所得税为主要税源的地方财政自然连同受累。种种因素下,地方财税吃紧,但税收指标任务有增无减,清理欠税由此加剧,进而演变为“全面冲刺”。

  要杜绝这种乱象,首先应考虑修缮税收制度,改变既往的指标化任务模式,切实以地方实际税源为第一出发点。其次,现有的分税制要进一步改革,做到合理分配中央、地方的税后,完善分配比例,让地方财税不至于经常性地出现被动状况。另外,有必要重申一个常识,即税收法定的原则要真正落实。税收服务于公共服务,而非服务于公共部门更自由的运作,因而税收的种类、额度、比例等等,应在考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由法律法规来裁定,以此最大程度减少税收执法的弹性空间。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