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价格“高地”或再成“洼地”
国际粮价暴涨,国内市场受冲击的担忧再起。国内市场部分品种已现涨势,典型的是大豆的下游产品豆粕,从6月份以来,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价累计上涨已接近25%。
“涨得太快了。”一位从事粕类产品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价格上涨对销售商意味着更高的利润,但涨幅太大也令人不安,一方面下游企业可能会减少采购,而另一方面,从农产品的规律来看,大涨之后可能会大跌。
实际上,近年国内的粮食价格一直处于全球价格的较高水平。发展改革委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6月份国内粮食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其中小麦价格比国际市场每吨高547元。
为此,有分析人士预计,国际农产品市场经过新一轮上涨后,国内市场的粮食价格水平可能会重新处于“洼地”。
“不过除了大豆外,其他粮食我国也并不是非进口不可。”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说,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短期影响可能并不大,国内粮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也表示,上半年农产品在价格低位的大量进口也为下半年市场的稳定奠定了基础。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国内进口大豆2905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22.5%,包括玉米等在内的谷物和谷物粉进口同比增速则高达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