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

撬动农村消费潜力要先填补短板

发布时间: 2012年08月21日 06: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商报

 



  “三本账”压住了农民的钱袋子

  记者近日在浙江农村采访了解到,高企的生活成本以及大块的教育和医疗支出拉低了农民消费意愿,农村消费呈现热点分散、潜力难挖、政策刺激效应持续减弱的状况。

  专家表示,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应“短长结合”,既要注重寻找当前消费亮点、顺势刺激,更要着眼长远,尽快填补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撬动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助力“稳增长”。

  政策刺激效应渐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仅占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的30.2%,这一比例从2007年以来逐年降低。

  从具体消费领域看,在经历过前期的家电、交通工具等耐用品消费热潮后,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不突出,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杭州城北城乡接合部的一个家电卖场,去年替代家用空调的冷风扇由于价格便宜卖得很好,但是今年销售惨淡。“现在不像以前,农民消费会一窝蜂地上,而是遍地开花、各不相同。”售货员张先生说。

  据统计,“汽车下乡”政策刚实施的2009年5月到7月,浙江全省共有2.74万位农民拿到了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010年以后,只有摩托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13年1月31日。今年前半年,拿到摩托车购置补贴的农民不足万人。

  浙江省农业厅经营管理处处长童日晖表示,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效应递减,既是农村消费需求逐步满足的结果,也是农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体现。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刺激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找到新的消费亮点,通过货币补贴“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新拉升农村地区消费水平。

  农民消费意愿受多方牵制

  农村消费热点分散、“刺激难”的背后,是农民“钱袋子”负担加重。许多农民表示,“钱袋子”跟以前相比鼓了不少,但日常的刚性支出增加更快,抵消了收入增加。子女的教育费用、家庭成员的医疗支出和基本生活支出“三本账”,牢牢压住了农民的“钱袋子”,降低了其消费意愿。  

  “生活账本”受物价上涨影响大,农民收入增加带来的新消费意愿被抵消。

  “教育账本”越来越“厚”,教育多元化支出是农民“乐于承担”的重负。

  “医疗账本”虽有所减轻,但仍是农民支出的重点,储蓄救急、救病的观念让农民习惯于把钱存起来。

  开门“三本账”是农民消费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加之目前农民收入更多依赖非农业产出的务工收入,稳定性低,这使得农民消费意愿持续在低水平徘徊。

  撬动农村市场需短长结合

  针对农村消费的新特点,专家表示,撬动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选择应“短长结合”。

  从短期看,农村地区的住房改造、液化气入户等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正成为次级消费热点,同时高档家电、创新家用品的普及率仍处在较低水平,消费空间巨大,可以适当放开原有的刺激政策。“在农村消费多元的情况下,可通过扩大政策刺激面来拉动需求,同时考虑地区发展差异,出台差异化刺激政策以求更好的政策效果。”童日晖说。

  从长期看,补齐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短板”,建立普惠性、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网络,减轻“三本账”带来的压力,是撬动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浙江省工商联研究所主任周冠鑫表示,较完备的公共服务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农民对未来的信心,提升其消费意愿,把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与此同时,加快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盘活农民手中的“金山银山”和绿色资源解决农村“金融贫血症”,逐步赋予农民有制度保证的资产和财产性收入,才能真正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变现”。

  (据新华社)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