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股市要闻

IPO公司中期业绩下滑50% 新股上会断档

发布时间: 2012年08月27日 07:5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证券网

 



  8月蝉鸣依旧,上会断档。熙来攘往场景不再,8月迄今发审会劳什子一场未开。

  8月1日-24日的4个发行周,IPO新股分别发行1只(如果算满一周为4只)、5只、3只以及1只。而在本周,也仅3只新股发行。

  无论是上会还是发行的节奏,与“激情燃烧”时的每周9只、10只,断不能比肩。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与二级市场不振有关,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与公司微观面也发生了变化。

  截至8月16日,创业板预披名单中,终止审查的企业增至33家。7月以来增加5家,除涉嫌造假的新大地,还有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福建卓越鸿昌建材、立得空间信息以及广东奔朗新材料等4家。主板发审方面,中止审查的包括赣州虔东稀土、浙江莎普爱思药业、汕头华兴冶金、好利来电子、深圳王子新材、泉州海天材料、山东金创等7家,而7月以来新增终止审查的包括上海和丰中林林业、西安庆华民爆、福建瑞达精工以及山东金岭化工等4家。不难看出,7月以来新增中止及终止发审的IPO公司数量以及频次都明显增多。

  我所知道的赣州虔东稀土,明显受到稀土价格大跌的影响,前期上市的稀土材料新股科恒股份中报下滑40%以上,已反映此点。

  最近见到致同会计所首席合伙人徐华先生。致同所由京都天华、天健正信合并更名而来。徐华表示,IPO发行人的中报数据补充采集工作,仍如常进行,没有听说什么特别的要求。一般来说,中报不要求审计,但会计所也会让审计看一下。

  致同所与约110家公司有合作关系,目前储备的IPO项目100多个,据称其项目过会率100%。我问到它们IPO收费是否有压力,答复是经济下滑和物价上涨,会计所收费不大可能走低。

  与徐华交流得知,会计所很注重IPO项目的成长性机会。对于会计所来说,国有上市项目盘子大、跨地区整合力度大,自然希望攀上这样的公司。但同时,面对中小项目成为上市主体,会计所只能寄望小企业释放更多的灵活性。

  并购业务是致同所最为看重的。有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再创新高,60起交易涉及金额19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民营企业并购数量近半。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中介的致同所,应该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其带来的启示是,中国企业如何利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机会,走向海外?

  最近发行的几只新股,毫无例外都补充了中报数据。而之前预披的,也陆续开始补充数据。2月23日晚间,除了广东台城制药、重庆燃气,另有4家拟上市企业“乖乖的”主动补充预披露。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拟上市企业“效法”。

  一名保代对我说,中报财务数据下滑,不会影响上市,因为中报数据无需审计,中报业绩不代表全年业绩。话虽如此,业绩下滑毕竟会引起发审委委员对于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的关注,并最终影响上市进程。

  也有保代对我说,现在预披的IPO大多以去年年底的财务数据为最新一期,6月30日后财务数据统统“失效”,需要“加审”一次。并且,不是简单更新财务数据这么简单,需要更新的包括所有法律文件、高管无违规、纳税申报等一系列全套资料。保代都学聪明了,无需预审员催促,过了时间“主动示好”。该保代还称,创业板业绩下滑相较中小板更麻烦,因为创业板尤为关注持续盈利能力。

  我问:如果中期业绩下滑了50%以上怎么办?他答:中期业绩下滑要看严重程度,看有无合理性解释——中期下滑后全年能否扭转?发行人要好好“掂量”,许多IPO中止审查就因于此。

  最近一个数据说,今年迄今新股发行均价18.67元,市盈率29.92倍,超募比38%创下近4年新低,那些IPO受挫的企业,看到这些不知是否心态平衡一些。Fortune的事,谁说得好呢?

  寂寞的街

  还有人谈股票吗

  在某种程度上,金融街和北京城一样让人纠结。

  每一年,我都能听说很多公司想要搬进来,离传说中的富凯大厦近一些,再近一些。

  最新的消息是,月坛体育馆即将拆迁,传说中的金融街西扩终于拉开序幕。短短一条街,再多写字楼,也挤不下这么多野心、欲望、金钱和权力。

  但身在其中,其实也看不到什么好处。

  如果你每日午饭都要飞奔抢位、漫长排队、茫茫然找座位,每次打车都被拒载,每次停车都被贴条;那么偶尔看到王亚伟在移动大厦附近徘徊做思考人生状,似乎也谈不上什么特别福利。

  作为媒体,在这里办公唯一的好处是:即便是擦身而过的只言片语,也可能成为下一篇稿件的题目。从威斯汀深陷的咖啡座,到每一架普通电梯,低声絮语之间,总是当下热点。

  几个月前,北京热得比较早。在去吃午饭的短短1分钟路上,我起码听到三次大声抱怨,“除了这两个,别的都不让推了。”

  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当时所有的券商都在疯狂地销售华泰柏瑞和嘉实的两只沪深300ETF。金融街沸腾程度出乎我们预料。

  据说,嘉实为此高层尽出。从总监到副总到总经理,连续三轮拜访各大券商。

  有人很惊讶地说:你知道吗,嘉实赵学军居然亲自出马了。现在四大行总行开会,赵学军都经常不去的。嗯,你懂的,他感兴趣的是拍电影,喜欢交往的是王中军。

  据说,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忙着给券商打招呼。多年以前,深交所另起炉灶,申报自己的沪深300ETF方案,拒绝与上交所直接进行股票清算。多年以后,两家自然不肯在此事上输人。

  在两大交易所压阵下,券商销售基金业绩达到了史上高峰。远在亮马桥的中信证券全力以赴卖出了10亿元,居然没有跻身全国前三。

  几个月后,北京入秋,凉意袭人。出入各家写字楼,总能看到“怎么办?”的愁眉苦脸。

  当时买入沪深300ETF的客户,亏损已经达到10%。这正是一个尴尬的数字:不忍心割肉,也看不到解套。

  大部分帮忙资金,最终无奈选择了咬牙死撑。涨涨跌跌,300ETF买进卖出,但终究不是人人都能做对冲。

  由于券商渠道元气消耗太大,到了华夏和易方达两巨头的恒指ETF对决,就只能以雷声大雨点小收场。即便华夏基金此前特意付清了两三年来欠下的分仓佣金,也不能令券商们更热情一些。

  故事讲到这里,已经不太温暖。但我觉得最悲情的,还是其中一家公司高管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们准备了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工作,到头来为何销量和影响力,都反倒不如垃圾一样的短期产品?

  这时的金融街,已经很少有人谈到股票。

  如果非要讲一讲什么,路上行人正在高谈阔论:对,票据业务宏源资管冲了600亿,他们就收千一的费用。对,不怎么赚钱。我们几个月前还有项目给客户报千三的,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