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收藏

国外鉴宝不惹麻烦 英国不砸赝品美国只为娱乐

发布时间: 2012年08月28日 08:1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北京晚报

 



  

  

  近日,国内各大电视机构的鉴宝类节目颇为抢镜,其中《天下收藏》节目更是引起了一些争议。与中国相比,英美等国的鉴宝节目历史更久,可看性也更强。鉴宝类节目起源于1979年英国的《古董巡回秀》。该节目走红后,节目版权卖到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电视节目纷纷效仿,光是美国的电视荧屏上就有数十档“鉴宝”节目。鉴宝节目逐渐衍生出五花八门的节目形式,不过估价环节从未被取消。

  在争议性话题的处理上,各国鉴宝节目都使出自己的“招数”。相比国内的电视鉴宝节目,英美等国的类似节目就很少惹上麻烦,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靠规范。

  宝贝不值钱

  故事才值钱

  英国

  节目生动展现英国历史

  与大多数娱乐秀节目一样,电视鉴宝节目也是来自西方。鉴宝类节目最早起源于1979年英国BBC制作的《古董巡回秀》(又译《巡回鉴宝》),这档已经播出30多年的节目经久不衰,至今收视率依然很高。197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一部纪录片,内容是伦敦一家拍卖行在英格兰西部寻找古董的经历。片子播出后反响很热烈,在英国掀起了一股鉴宝热。BBC于是决定将它打造成一档固定栏目。1979年《古董巡回秀》正式与观众见面。

  每期节目都有一个特定专题,节目组每期节目都会前往一座英国城市,偶尔也会选择海外,当地居民可以拿出自己认为的宝物请专家鉴定。鉴定对象不仅限于“古董”,老唱片、名人遗物等现代藏品也会成为主角。鉴定过程中,古董专家不仅会给出估价,而且会对收藏品背后的历史典故、文物知识和鉴定诀窍娓娓道来,颇具趣味性和知识性。

  英国鉴宝节目制作人说:“英国观众希望了解物品本身的故事,为什么流行,有什么意义等。”很多英国观众会被藏品颠沛流离的经历感动,一个古物鉴定节目往往成为展现英国历史的生动课堂。

  专家都来自著名拍卖行

  与国内节目不同的是,国外节目所请的专家大多来自各大知名拍卖行。以《古董巡回秀》为例,观众最熟悉的几位嘉宾都在苏富比、宝龙等国际知名拍卖行有过多年的工作经历。迄今该节目出现过的30名古董专家各有所长:如亨利·桑顿精于瓷器,鲁伯特·马斯精通印象派绘画,安迪·麦康奈尔精通玻璃器皿,费利浦·穆尔德擅长英国雕塑等。每个专题所配备的专家,都是该收藏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和佼佼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话语权。

  仅“不小心”

  毁坏过一件“收藏品”

  《古董巡回秀》播出至今,官方宣称“无一例系表演”,也就是说,出现在节目中的收藏者都是真正的民间收藏人士。由于这些节目经常在英国人口不过几百、几千的小镇上录制,出现在节目中的收藏者有时就是小镇居民,因此“表演”既有难度,又没必要——反正觉得不合适的桥段,可以在后期制作中剪掉不播。

  这一节目播出至今,仅“不小心”毁坏过一件“收藏品”,系上世纪80年代吉米·萨维尔在节目中“失手”砸坏一件看上去很古老的花瓶,但随后另一位专家大卫·巴蒂作出解释,指出这不过是一个“噱头”,被砸的是不值钱的现代低价仿品。节目本身侧重于推出高价收藏品,而“去伪”并非重点,且专家也没有毁坏私人收藏品的权力——哪怕那件藏品是赝品,也仍然属于个人财物。

  美国

  不太较真藏品真伪

  美国观众对于鉴宝的态度没有东方人那么较真,“图个乐”成为第一要义,藏品真伪反而退居其次。

  《古董巡回秀》美国版制片人玛莎伯克坦言,节目并不主张交易,但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物品的价值,所以在专家的选择上更偏向于知名拍卖行的老员工。“设置估价环节是为了节目效果,藏友自己选择是否出售,我们唯一想要的是让更多人点燃对古董收藏的热情。如果藏友真的想要出售物品,我们也会建议他们向拍卖行出售,这样安全系数较高。拍卖行也会再次鉴定,从而避免纠纷。”玛莎伯克说。

  免费为观众提供鉴别

  美国PBS公司模仿BBC的同名节目《古董巡回秀》,是美国数十档鉴宝类节目中历史最悠久的。该节目巡回到美国各个城市进行录制,主办方采取售票的方式为民众进行有偿鉴定,鼓励当地居民把自家的收藏品拿给节目组的专家鉴定,采取按季播出的方式。

  在每一期节目中,节目组都会邀请世界知名拍卖行,免费为前来鉴宝的民众提供鉴别。一旦宝贝被鉴定为真品,持宝者还有机会向电视观众讲述一段该宝贝的历史故事或收藏经历。

  故事远远比宝物值钱

  由于美国的建国史只有短短三百多年,流藏于民间的文物实在有限,很多所谓的宝物都是出自20世纪或者更晚时期。因此节目制片人的制作原则是“宝贝不值钱,故事才值钱”,节目的重心是打造宝物背后的故事,因此鉴宝节目更追求戏剧化。鉴定者夸张的表现、民众得知宝物高价后的欣喜若狂,颇为戏剧化的表现方式使得该节目很具“娱乐性”。

  一位美国男子曾经在节目中拿来了他曾曾祖父的日记,后者曾经参加过美国内战,是联邦军队的士兵。虽然在现场人们看到日记本的边缘已经磨损了,但大家都知道,日记向来是以内容决定价值的。这本日记从1864年3月记起,记录了主人从军和参加战斗的经历。专家翻阅后认为,日记中有几点不同寻常,一个是作者以普通一兵的角度谈到了对当时总统选举的看法——他倾向于麦克莱伦而不是林肯,此外他还描写了当时军队中黑人士兵的困境。这是同时代的日记中所不多见的。最后专家给出了1500至1600美元的估价,让它现在的主人大喜过望。

  偶尔也发现真正的宝物

  尽管美国人的鉴宝以娱乐为主,但偶尔也会有真正的宝物发现。去年美国版《古董巡回秀》节目在俄克拉荷马州土尔沙市为民众鉴宝时,发现了一组罕见的中国清代乾隆犀角杯,估计市价在100万至150万美元,创下了该节目开播16年来最贵古董纪录,再次引发了美国民众收集中国古董的兴趣。陶短房 东莱 J176

  链接

  若真的出现事故

  根据契约认赌服输

  《古董巡回秀》在国际上有很多模仿节目,如加拿大CBC电视台2005年1月起播出的《加拿大古董巡回秀》、芬兰自1997年播出的《Antiikkia》、荷兰自1985年播出的“艺术与时尚”、美国PBS1997年起播出的“古董揭秘”等等。这些“克隆版”水平高低不一,风格也有很大差异,但形式则大同小异,其中有些版本充斥着“托儿”、噱头表演和虚妄价格。“砸藏品”的桥段也会出现,但所有被毁的藏品,收藏者事先都签署“免责声明”并提交公证,即便真的出现“乌龙毁真品”的事故,收藏者也只能根据契约认赌服输。

  鉴宝专家们

  也常“看走眼”

  鉴宝节目的专家们大多数来自拍卖行或专业研究领域,公众还是比较信服的,但也不能迷信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美国一对参加过《古董巡回秀》节目的夫妇讲过这样一段经历。丈夫把曾祖父留下的一把手枪拿到了节目现场,第一位专家告诉他这把枪值1500美元,其他的却什么也说不上来了。不甘心的丈夫又重新排了一遍队找到了另一位专家,这个人详细地告诉了他这把枪的制造者、产地、时间以及保管方法,但是只给它估值500美元。虽然最终的估价低了许多,但她的丈夫却更满意。

  2006年,英国警方还破获过一起名画造假案。一位名叫罗伯特·斯怀兹的男子仿造了大量赝品油画,并通过BBC《古董巡回秀》栏目的专家主持人拉皮特出售,4年中赚了10多万英镑。破案后拉皮特大呼走眼。公众对鉴宝专家的信任也打了折扣。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