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目前,尽管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许多新能源设备还是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需求非常有限,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随着近期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及欧债危机的蔓延,许多传统需求大国大幅削减新能源补贴,市场急速萎缩,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同时,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压力日趋加大、产能过剩风险日益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减少对外需的依赖、加速启动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扩大新能源国内市场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碳排放居高不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约束日趋增强、能源安全风险凸显,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急待转型。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占全球的18%,而且增速较快,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的增速是2%,而中国“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速达5.9%。
包括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无污染、可再生的特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提升新能源比重,可有效弥补传统能源消费模式缺陷,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新能源规划,预计到2015年,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高到9%,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也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6%左右。而反观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与上述发展目标差距巨大,截至2010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800MW,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只有0.08%,几乎不值一提。风电和核电装机国内市场开发程度也非常有限。因此,加速启动新能源国内市场,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扩大新能源国内市场是保障产业安全的需要
新能源产业过高的外向度,不利于保障产业安全,一旦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将对国内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从目前情况看,未来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不容乐观,企业扩大海外市场难度越来越大。
首先,传统需求大国经济状况不佳。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欧洲,然而受到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状况仍然不佳,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有的甚至徘徊在破产边缘。在此情况下,政府对新能源的财政支持力度必然会大打折扣,倘若政府削弱了扶持力度,将会给私人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对这个尚需政府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带来极大的困难。
其次,需求大国削减新能源补贴,市场急速萎缩。2011年2月,德国通过光伏上网电价下调方案,光伏补贴下调幅度将增加3%,德国政府希望将安装上限控制在3GW~5GW。 2011年5月,意大利批准的新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法案,将每年补贴资金限制在60亿至70亿欧元,并将补贴与装机量挂钩。在这两个主要国家光伏政策调整的影响下,2011年光伏装机市场受到严重影响。
再次,全球经济低迷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许多国家新出台的一些政策中均带有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如意大利新政策中明确指出采购的光伏产品若有60%产自欧盟国家,则补助额外增加10%;印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政策则规定,光伏项目只有采购该地区一定比例的产品才可获得上网电价法的资助等。
最后,国内企业可能向外转移产能。如果我国应对美国的贸易诉讼不利,来自美国的订单将会有较大的税率风险,对美光伏产品出口可能会萎缩,如果欧盟跟进,情况愈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光伏产业将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以规避贸易风险,除了尚德、阿特斯、浙江万向等企业已在国外设厂,近期重庆大全也加入其中,开始在加拿大投资建设组件加工厂。
扩大新能源国内市场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需要
2006年至今,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热情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新能源产业投资一直居高不下,部分产品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苗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56家电池组件企业 2011年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35GW,预计2012年产能在40GW以上,产量将超过24GW;欧盟2011年9月份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12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到80GW,我国占据超过50%的份额。当前我国的产能已可满足全球未来2年—3年光伏市场需求,需求增长速度远不能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多晶硅产能已超过22万吨/年,而2012年世界预计需求不到10万吨。 “十二五”期间,我国地方政府规划建设千亿光伏产业园区就达到20个,规划产值达到2万亿元,而据EPIA预计,2015年全球光伏装机约为45GW,按8元/瓦计,全球市场安装需求也仅为3600亿元。目前国内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大约1500万千瓦左右,但产能已经超过3500万千瓦。在国内新能源设备供过于求、外需萎靡不振的形势下,加速启动国内市场已成为新能源行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