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欧美滥发货币无异于趁火打劫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21日 09: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钮文新

  无独有偶,在QE3和欧元区购债计划公布之后,日本央行也放出消息,准备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公开名义就是压制日元升值。

  对于中国而言,发达国家滥发货币,不仅造成中国外汇储备购买力不断减低的损失,同时必然导致人民币升值而阻止出口,从而削弱中国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必然导致中国制造业原材料、资源等成本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攀升,从而加剧中国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进一步压制中国内需。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对华贸易壁垒,同样将达到挤压中国制造业规模,迫使中国经济进一步下跌的效果。

  中国有学者仅仅把目光盯在通胀方面,以此便断定欧美滥发货币对他们没有好处。真是这样吗?不是。

  第一,欧美滥发货币可以有效地打劫弱势货币的中国。由于全球资源现货大多控制在欧美公司手里,贸易结算必须使用美元,而这些资源品的期货资源定价权掌握在华尔街手里。所以,当资源价格上涨的时候,欧美资源公司赚钱,金融财团赚钱,而只有中国这样的购买者付出了超常的资源代价。这实际就是打劫。

  第二,欧美滥发货币使得本国公司多赚钱,实际就是本国经济恢复。同时,由于中国等外汇储备国担心外汇储备贬值,而在本币升值的前提下,势必加大进口。拿着贬值的货币去购买,这当然是吃亏。谁占便宜?滥发储备货币的国家。那买什么呢?现实是:各式各样的保护性条款,使得“你想买的他们不卖,他们能卖的你不想买”。

  第三,强化了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通过滥发货币削弱中国这样的对手,保持自身的比较优势,这就是发达国家最大的利益诉求。

  所以,发达国家滥发货币对他们自己“九十九利而只有一害”,而且这“一害”也不算事儿。

  原因一,经济结构决定了发达国家在全球性通胀中受害最轻。滥发货币引发的全球性通胀一定是从成本端发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其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只有12%,相对于占比高达60%的中国,欧美经济对制造业成本的忍耐力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

  原因二,发达国家日常生活所用的一般消费品,许多都要从中国进口,但鉴于人民币升值等不利于出口的因素,中国出口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欧美可以通过在中国采购便宜货而压低本国物价。这其实正是过去欧美物价水平并未因自己滥发货币而大幅上涨的关键原因。

  所以发达国家滥发货币对中国经济“百害而无一利”,而发达国家新一轮滥发货币之后的、中国股市的表现,实际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准确表达。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