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聚焦上市公司增持、回购
编者按:大盘持续走低,高管和大股东出手护盘意愿明显增强。上半年两市累计增持次数为1134次,而至第三季度就有780次增持发生,相当于前两季度总和的69%,增长态势明显。但也不可否认,大蓝筹,特别是银行股仍然按兵不动,除了宝钢宣布50亿大规模回购之外,宣布回购的也是寥寥无几。市场低迷,增持、回购潮远未形成,但也出现了类似上海医药高管利用奖金增持的“另类”现象,今日,本报聚焦上市公司增持、回购,希望通过此专题,呼吁更多上市公司来增持、回购股份。
增持次数相当于上半年69%
7月1日至10月8日,两市共发生780次增持,变动市值约为54.1亿元,与上半年的1134次相比,增长明显。
■本报记者 桂小笋
大盘持续走低之下,高管和股东出手护盘意愿增加明显。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三季度以来,两市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参考市值累计约为54.1亿元,而同期公司减持参考市值累计约为152亿元,与前两季度减持参考总市值约405亿元相比,减持意愿明显降低。
此外,上半年两市累计增持次数为1134次,而至第三季度就有780次增持行为,占到了前两季度总和的69%,增长态势明显。
增持金额仅减持金额36%
《证券日报》统计得知,7月1日至10月8日,两市所有上市公司共有780次增持行为,变动市值约为54.1亿元;同期,两市所有上市公司共有1163次减持行为,变动参考市值约为152亿元。
增持的细节来看,单笔增持参考市值过亿元的共有8次,其中,两次增持股东为高管,而中国建筑9月初的增持行为参考市值最高,约为7.3亿元,此外是长江电力,增持市值约7.1亿元,除此这外,另有74次增持参考市值超过千万元。而增持行为则多半发生在高管身上,共有647次增持主角为高管,其余增持行为股东则为个人和公司。
减持细节来看,有25次减持单笔参考市值过亿元,其中,新湖中宝9月20日的减持行为参考市值为最高,约为6.8亿元,此外是厦门钨业,其9月28日被减持参考市值约为5.4亿元,除此之外,另有287次减持参考市值超过千万元。而增持行为来看,也多半由高管组成,共有823次减持行为主角为高管,其余减持股东则为个人和公司。
三季度增持行为激增
与此前两个季度对比来看,上半年两市共有1134次增持行为,涉及参考市值总额约为129亿元,从单次增持参考市值情况来看,上半年中国石油单次增持超过24亿元,为年内之最,此外,京东方A在6月初也有一次单次增持参考市值将近11亿元的增持行为,不过,这两次增持,皆为公司股东。
此外,在上半年中,两市增持的公司中单次增持超过亿元的还有17次,增持股东类型来看,除ST博信和永辉超市由高管增持、苏宁电器由12名核心管理人员增持之外,其余增持者均为公司股东。
对比三季度的增持情况可以看出,三季度780次的增持行为与上半年的1134次相比,增长明显。
减持情况来看,前两个季度减持参考总市值约为405亿元,共有2206次减持行为,单次减持参考市值来看,攀钢钒钛公司股东减持近20亿元排在首位,除此之外,单次减持市值超过亿元的还有91家公司,其中,15次减持由高管进行。
对比三季度的减持情况可以看出,三季度1163次减持行为与前两季度相比,次数变化程度并不明显,但减持总市值来看则下降态势明显:上半年减持参考总市值约405亿元,而至三季度则仅为152亿元。
除了增持减持之外,宣布回购股份也成了前三季度两市多家公司股份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两市宣布回购注销股份超过5400万股,而其中有72%的原因是股权激励对象离职使然。而WIND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共有17家公司宣布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