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导读】国务院通过我国核电发展两项规划,明确十二五不安排内陆项目。经济之声评论:发展安全核电,保障能源安全
中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我国核能发展的两个重要规划昨天出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会议明确,"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电建设作出三项部署,一是稳妥恢复正常建设。二是科学布局项目。三是提高准入门槛。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发展核电,必须按照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不断提升我国核电安全性能。去年3月以来,在对运行、在建核电机组进行综合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国务院两次讨论这两个规划,显示出对核电安全和发展的严肃和慎重。核电对我国突破资源环境制约、保障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发展,但前提是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评论此话题。
昨天可以说是能源政策的密集出台日。国新办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说,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此外,中国的资源环境依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核能发电对我国的发展有多大的意义?
姜鑫民: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能源在全球利用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核能方面用的规模都比较大。我们国家真正称得大规模上核电的也就是这几年,尤其是“十一五”把核电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方面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它的规模更大,一般装机容量都在百万千瓦以上,另外它清洁也高效,然后又能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来发展,所以说还是得到了国际上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在发展能源方面的这种青睐。
中国目前核能的占比是多少?作为人口和耗能大国,核电未来在中国整个能耗当中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才是比较合适的?
姜鑫民:目前在装机容量方面核电占总的电力装机容量的世界平均水平是14%,我国目前也就仅仅有1.2%,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从它的发电量来说,由于核电的运行小时数能多一些,所以说占比稍微提升一点也大概我国占了1.9%,接近2%,世界平均水平大概是在18%左右,无论是从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这两个指标来看,我们和世界平均水平都差距非常大。
我们说核电就好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清洁高效的能源,但同时也像笼中猛虎一样,稍不注意就会出来伤人。去年3月份,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我国核电站建设被叫停。这次为什么要重启核电项目,是因为准备更充分了吗?
姜鑫民:其实没必要谈核色变,它的事故发生机率还是比较低的,只是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性比较大。世界各国都是非常注重核电发展当中的安全问题,首先要保障安全。福岛核事故相当于几个保险都纷纷失效了,所以最后导致了灾难的发生,实际上它是综合好多因素,比方说地震又发生了海啸,所以说这个事故也对有核电的国家敲响了警钟,也就是说你在安全的等级和标准上还要再增加,再增强,不光是解决地震的问题,还要解决防洪、防海啸等等这些问题。发生以后各国就重新的反思,重新的评估这个安全问题,我国也是停止了一段,不批项目了,把重点放在安全打检查方面。
这次我们看到“十二五”时期未来三四年内核电项目只在沿海而不在内地,这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
姜鑫民:处于基础路线的选择和安全方面的考虑。现在我们发展的三代技术因为对水力要求比较高,沿海有海水的冷却所以更安全一些,内陆不是说不安全,我们从更谨慎、更安全的角度先暂缓内陆核电的建设,将来随着我们条件更加成熟,然后再逐渐开工建设内陆。
怎么消除百姓对核电的这种恐惧的心理?
姜鑫民:这个我个人认为还是搞好宣传,因为老百姓对核电还是了解的不多。核电是一种高科技,一种综合各方面技术的集成技术,所以说老百姓对这个技术了解不是很多。另外,到底核电的安全性你说怎么安全怎么安全,专家解读力度也不够,宣传力度也不够,所以说老百姓一说核电就是和核武器联系起来了。我们还是要再做细致的工作,让他了解核电,了解核电的这种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这种能源技术。
从核电行业的角度来看,两项核电发展规划的出台对核电企业是多大的利好,开盘以后资本市场中核电板块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动。
姜鑫民:核电的建设投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上百亿的投资,无疑我们对安全规划和核电未来发展规划这些公布和出台,对业内应该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相当于未来发展前景,相对就比较明朗了,这样子对企业也好,其实得安排投资拉动投资。另外对于核电整个产业链无论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整个都是一个绝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