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请给幸福一个“自定义”

发布时间: 2012年10月28日 10: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红网

 



  赶着“北漂”,住着“蜗居”,被称为“蚁族”的群体从被漠视到2010年被汹汹民意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多少“月光族”挣扎在“贫困线”上下,买不起房,入不了户,养不起老,就不起医。而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华网引援的该份调查报告内容为“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数据显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面对这份调查结果,舆论观点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方认为大城市生活确实不易,另一方则对这样的结果有所质疑。

  引发舆论对该调查的质疑并非无中生有。首先,这份调查报告并未注明调查机构,颇有“引人围观”之嫌。再者,调查数据来源、被调查人数、统计分析等内容也未公之于众。并且,诸如“月薪与惶恐心理”此类的疑问确实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答案。

  国家统计局在今年4月14日曾公开回应“居民收入增加数据与百姓感觉不符”的质疑。从统计学角度来讲,利用不同统计原理与模型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出入。并且统计理论难以被普通大众熟知,容易产生官方与民间“信息断链”。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份“无名调查”在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未有搜索结果,因此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数据来源扑朔迷离,调查结果也真假难辨。“惶恐”是一种心理感觉,就如同“幸福感”一样没有定量标准。将“月薪多少”作为指标与大众的心理感受相联系,并给出确切界限,在理论上很难站住脚。另外,以薪金高低直接衡量生活安心与否在大众心理上也难以被接受。生活状态的自我感觉是相对的,很大程度上受到财富、社会地位等条件的约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减少50%的财富会使幸福感下降50%。况且,更不能将群体的心理感受与个人的自我感受画上等号。

  对于幸福感、安全感等社会心理感受的测量,西方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等已经探索了几十年。但既便如此,也尚未有任何一种测量工具能够得到普遍认同,许多量表仍处在不断改进之中。纷繁复杂的数据面前,不禁感慨为何不能“自定义”幸福?

  如何才能生活安定,不惶恐取决于众多因素。客观而言,社会环境、工作压力、家庭状况等不能忽视。主观来说,心态是否健康,对未来的期望高低也与心理体验有密切关系。倘若人人都生活在“桃花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即使一袭布衣,一间草房也能怡然自乐。

  抛开所谓的数据与指标,认真看看眼前的生活。无论是“无房无车族”还是家财殷实、名利皆有者,“惶恐”与“幸福”的角色都可能随时转换。叔本华认为,幸福取决于人格,人格越伟大,幸福感就越强。可见,安定的生活取决于我们是什么而不是我们拥有什么。拒绝“被惶恐”与“被幸福”,不心高气傲也不必自惭形秽,盲目从众切不可行,唯有脚踏实地直面生活才可能化“惶恐”为“幸福”。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