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融合教育更需要爱的滋润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11日 08: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京华时报

 



  让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学校,既是让这一群体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也是消除歧视、满足特殊儿童权利需求的重要举措。

  考虑到智障、视障、听障等特殊孩子融入社会的需要,北京市将以随班就读的方式让更多特殊孩子进入普通中小学学习。到2015年,北京将在上千所随班就读学校配备一名专业康复教师。

  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努力推广的好事。特殊孩子进入特殊学校就读,由学校提供特殊的教育与专业保护,这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但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导致特殊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形成自我封闭的小群体,不利于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国外常见的做法是开展融合教育,让特殊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和健康孩子一起成长。

  必须承认,真正做到融合教育并不容易。接受特殊孩子随班就读的学校,首先需要解决技术和专业上的种种问题。比如,为残疾孩子打造无障碍环境,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得到必要的照顾。这涉及建造残疾人通道、购买教辅材料以及对教室进行必要改造等等。又如,学校需要配备专业教师,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和学业辅导。这些硬件设施和专业资源,是在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前提条件。

  同样重要的是,学校和社会还必须营造一个爱的环境,平等接纳这些孩子,消除孩子们的顾虑和自卑心理。为此,学校除了要加强教育,让其他学生和特殊孩子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有必要让家长充分了解和接受融合教育,而不是消极抵制相关政策,甚至对正常教学活动进行干预。

  健康孩子和特殊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有利于孩子们了解和关心这一群体,进而培育他们的宽容、友爱、奋斗精神。可现实中,有些家长并不这么想。在深圳一所小学,就曾有十几名家长联合抵制一名轻度自闭症孩子入学。

  有家长认为,解决自闭症孩子的问题是社会和所在家庭的责任,“不能把不好的影响”转嫁给其他孩子。可见,即便为特殊孩子打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倘若缺乏一个宽松友爱的社会环境,这一群体还是可能受到不必要的歧视和伤害,进而使相关政策难以实现预设目标。

  让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学校,既是让这一群体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也是消除歧视、满足特殊儿童权利需求的重要举措。因此,在逐步落实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政策过程中,教育部门应重视舆论宣传和沟通,让全社会了解相关政策的重要意义。学校必须更加强调爱的教育,消除家长不必要的顾虑,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让孩子们尽己所能去关爱和照顾这一群体。只有爱的滋润,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未来。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