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消费者协会向公众首次发布10条《汽车安全消费指引》 姚毅婧摄
中国网11月26日讯(记者 姚毅婧)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举办“汽车安全消费教育日”,并向公众首次发布10条《汽车安全消费指引》,同时宣布启动汽车安全消费调查。
中消协秘书长姜天波指出,我国快速发展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相对薄弱的汽车安全消费意识形成强烈对比,为交通出行埋下安全隐患。他强调,广大汽车企业作为汽车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的同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汽车消费维权工作,应主动担负起汽车安全消费的社会责任,主动防范交通安全风险,维护广大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现状,中消协24日在汽车安全消费教育日活动上发布《汽车安全消费指引》。《汽车安全消费指引》提示广大汽车消费者,选车时要坚持科学实用,防范销售误导;不随意更改汽车配置,不随意加装辅助设备,避免留下安全隐患;注意安全细节,未成年人不要乘坐副驾驶坐席;每次用车前,先检查仪表、信号、制动和轮胎等安全部件,进行必要调试;定期检修保养,远离伪劣服务,选用原厂生产或厂家认可的油料和零配件,不使用劣质油料和零配件。
为了解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消费的现状,中消协从即日起启动“心系安全,文明出行”调查。姜天波称,调查将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汽车安全消费教育活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明年中消协还将开展对汽车消费者的满意度调查评价。
据悉,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亿辆。(中国网财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