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日前,海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2012年海南岛欢乐节及2013年元旦等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将欢乐节放假时间调整为12月31日,且当日全省放假。加上前后的双休与元旦,“小长假”可以“拉长”为6天。不少网友留言表示羡慕。
实际上,早在明年全年公休假放假安排公布之初,就有很多人对其表达了不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假日安排的不合理。为了对应相应的节日,生硬地拆开双休,前后拼凑,没有充分考虑现实情况。而最为迫近的元旦,一个工作日夹在两个假期中间,假期过完又“没收”一个双休的情形,成为被诟病的一个例证。
面对已经确定的假期安排表,网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悲观派觉得与其这么放假,还不如照常放假;乐观派抱着见招拆招的一线希望,制定出一套请假完全攻略,拼出6个超级黄金周。眼见31日就要到来,这也是黄金请假日的第一次“出场”,据说,确实有不少员工把这一天默认为请假日,让公司人事管理人员头疼不已,形成两方围绕假期的一次“过招”。
休假本来是件高兴事,如今看到假日开始发愁,盘算怎么为自己“扩展”假日,以至于管理者与员工间展开拉锯,听起来有些与常理相悖,甚至有点滑稽。表面上看,问题出在安排上,本质而言,它是怎么看待假日与人的关系。
以31日上班来说,即使这一天没有人借故请假回老家或者远游,大家在这天的工作效率又能有多高呢?刚刚从双休中走出,进入“周一综合征”,尚难恢复到最佳工作状态,同时,内心抱着对接下来假日的憧憬和向往,迈入“节前综合征”,不夸张地说,在这个几乎无法心无旁骛的日子上班,简直是考验人的意志。
事实上,有些单位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索性让员工提前休息,但这样一来,对于跟相关单位有工作往来,并且仍在上班的其他人而言,又成为正常工作的“阻碍”。再则,拦截在中间的一日,“破坏”了原本可以自然衔接的长假,无疑给连贯休闲及可能的安排打了折扣。其后的连续“补”上班,则迅速地把人逼入新一轮的疲劳“作战”。
客观地说,如果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这些安排带来的可能问题及其原因并没有多复杂,但为什么它在制定之时没有被充分考虑呢?可以推想,当下公众的“推演”极有可能发生过,只是在假日、工作日数目确定的情况下,调整或变动都只能因循既有框架,最简单而机械的结果也就是外界所看到的、已经出炉的安排版本。某种程度上,因为工作、效率不能改变,所以人要“适应”假日。与此相类似,纵然“黄金周”会出现周期性的交通、人流、资源、出行的拥挤甚至冲突高点,但当它与经济活动高点高度吻合后,就似乎成为不能改变的症结,只能“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假日对人的调节作用,以及作为经济发展产物的假日与人的闲适安居对应的关系,变成假日与工作日、人与工作以及人与经济的关系。
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节假日安排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但是政策仍然要体现灵活性,更加人性化一点。假日怎么安排,可以有全国性的方案,但能不能给地方一定的自由度,让它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放假?当全国都在抱怨假日安排不合理,又似乎无法改变的时候,海南的做法说明了,放假问题其实并不是非得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