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北风卷地白草折”,又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北方早已开始集中供暖,而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则要用五花八门的方式解决温暖问题。网络上关于希望南方也采取集中供暖的呼声很高,呼吁各地重视市民的冬季采暖需求。专家则认为,“南方供暖时间短,设备建成后使用率低,且对于南方居民而言,已习惯冬季的湿冷气候,突然增加集中供暖,可能导致居民身体不适”。
南方到底要不要供暖?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了解目前我国集中供暖的划分标准。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南方”,指秦岭淮河以南的全部区域。新中国成立之初,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国家制定了一条分界供暖线,即采暖地区一般是累年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气超过90天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陇海线,北方地区集中供暖室温标准为16℃—18℃。
然而,随着北极海冰减少、世界极寒天气日益常见,南方的冬天已经越来越有北方的寒意,不断南下的冷空气也早已把雨雪分界线推到了秦岭淮河以南,很多南方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已低于零下5度,而南方很多无集中供暖的居民一到冬天“冷不堪言”。世易时移,今日的物质水平与民生需求也与解放初不可同日而语,单纯用南北分界线这种“一刀切”的标准来决定是否集中供暖显然已经不合理也不科学。南方要不要供暖应该根据各地的冬季实际气候条件和温度来划分,所谓的民生冷暖,显然不能由“线”说了算,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感受说了才算。
眼下而言,横亘在南方供暖命题上本来是两个问题,首先是要不要供暖,而后才是怎么供暖。而今的讨论却两者混为一谈,在还没有确认是否要打破这条“线”的前提下,纷纷开始纠结要不要集中供暖:一是集中供暖难度大,二是能耗高。
诚然,南方一些地区确实面临供暖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城市土壤和房屋结构可能不适于使用管道供暖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都不适合集中供暖。关起门来谈“难度”,难逃闭门造车的嫌疑。北方的供暖设备、基础设施也不是盘古开天辟地就打包进来的,何以北方在上世纪就能建成的、反而南方在新世纪就遭遇更大的“难度”了?而“能耗更大”的说辞,更是不知所云。其实现在条件好点的南方家庭,都是空调常开、电暖器具五花八门,如果真要算能耗或者节能减排,这样的供暖方式并不一定比集中供暖更节能。至于使用效率的说法,北方的暖气也不是365天全开着,按需配给、裨益民生,这才是最大的效率。
还是事实胜于雄辩。早在2005年开始,武汉启动“冬暖夏凉”工程,并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其目标是到“十二五”末集中供热制冷覆盖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60万人。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合肥、南京、杭州、扬州、南通等南方城市都已实现部分小区的集中供暖。在争执南方应不应集中供暖时,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近年来的冻死冻伤事件,几乎多发生在没有集中供暖或供暖未必全覆盖的中西部及南方地区。
集中供暖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政府给民众保暖的公共责任,不能再有“一线”之别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南方寒冷地区的集中供暖问题,既是新形势下关乎南方居民冷暖的民生问题,也是关乎南北取暖之争的社会公平问题。当然,要改就会有不同意见,毕竟涉及很多与之相关的福利和基建等,但毋庸置疑的是,“一刀切”的划线必须要改,因地制宜去集中供暖,解决民众的冷暖问题,不是原则问题而是操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