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表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李克强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作为“新四化”的关键一环,城镇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新引擎之一。这个新引擎能不能带动中国经济向前快步走,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质量。然而,不少地方对城镇化概念有误解,认为城镇化就是在农村建新城,就是把农民引进城。这不是真正的城镇化,而仅仅是大行土木、人口迁徙罢了。真正的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教育的城镇化、医疗的城镇化、社会保障的城镇化、公共服务的城镇化等,是要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城镇化所带来的资源变迁、向上流通渠道的扩张以及对市场经济适应能力的提升。
几年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成村居改造。当然,村居改造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但绝对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乃至唯一。农村有农村的实际情况,孤立地来看待农村发展,孤立地以形式主义来应对农村发展的需求,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行政区村民委员会总数减少了20%,从73万多个减到大概59万个,农村居民点减少了25%,从330多万减到270万。为什么减少呢?就是合并自然村,拆掉了很多旧房子,让农民集中居住,有的地方还搞了很多农村楼居工程,美其名曰让农民上楼。这样就是新农村建设?这样就是城镇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农村宅基地腾出了很多面积,多出了一些土地,但把农民赶上楼,却没有其他配套措施,农民仍然没能市民化,仍然得依靠种农田、打工生活,农民的整体命运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折。
城镇化当然要建新城,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在建设提升硬件规划质量,提升道路基础设施标准,但绝不能用建新城来取代城镇化。如果兴建起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城镇,可农民群体却仍然难以在城市、城镇里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无法立足于城市、城镇,那么这样的城镇化极有可能是制造贫民窟的城镇化,将会导致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出现“富者恒富、穷者恒穷”这样的阶层固化悲剧。因此,新时期的城镇化不能以简单思维、传统思维对待之,而必须以人为核心,通过教育、就业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向上流通的渠道,让农民在城乡之间可以进退自如,拥有更多的生活方式选择权。
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拥有9亿多户籍农民,这9亿多农民的构成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单一的种植户,部分新生代农民甚至就是在城市里生、城市里长,还有一些农民早已“洗脚上田”,也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了。如此纷繁复杂的农民构成,要求新时期的城镇化应当思路更开阔,让进城农民和务农农民都能够通过“人”的提升,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覆盖,通过一系列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的普及,填平城乡长期两极分化的权利鸿沟和福利鸿沟,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价值,使广大国民逐步享有体面而富有尊严的生活,让广袤的城乡建设“见物又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