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时评:社区养老模式值得推广

发布时间: 2013年02月26日 07: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北京晚报

 



  因为参加了孩子的寒假中队活动,笔者昨日有幸到北京市寸草春晖养老院去探望居住在那里的老人们。此前见多了“失能老人在养老院受虐身亡”、“养老院老人孤独过春节”、“养老院人手紧用绳子捆绑老人”等新闻,到达养老院之前,我的心里其实一直相当没谱,这家养老院,会不会给孩子们带来太过压抑的感觉和人生晚景凄凉的印象呢?

  车开到繁华的和平里,看到依然沉浸在年味儿里的大街小巷,原本忐忑的心情,似乎已经被市景稳住了大半。车子开进和平家园小区,在北京人最熟悉的六层小楼群里慢慢前行,估计所有人都会觉得,到这里来,就是走个亲戚、访个朋友吧。

  走进寸草春晖养老院的大门,若不是看到在宽敞阳光房里活动的老人们,真是感觉不出走进了一家养老院。老人们居住的房间就在一座两层的小板楼里,干净整洁阳光充足,没有豪华气派的硬件,但处处透着方便,特别难得的是寻常二字。窗户外头就是寻常人家,就是玩耍着的孩子、遛弯儿的居民、出出进进的汽车。没有远离都市的孤独和冷清,相信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心里也不会是孤独冷清的吧。

  老人们眉开眼笑地拉住孩子们,看他们朗诵、唱歌、跳舞,听他们说着过年的吉利话儿,身边还有护士和工作人员在凑趣。就算是有些老人耳聋,就算是有些老人只能在轮椅里坐着,快慰还是从他们的脸上洋溢出来。这种景象,真的让人觉得,虽然他们都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但住在这里养老,他们应该没有被抛弃的感觉,他们还在普通人生活的圈子里。

  如今,多半人对养老院的认识,除了排队排得令人绝望的公立养老院,更多的是私立的远郊一座远离人烟的“孤岛”。虽然有小桥流水、有宽大的游艺厅、有专门的护理站,但是缺了人气,缺了亲情,更缺了居家的感觉。子女探访不便,周边配套设施也并不完善,同时,相关的监管也不利。正因如此,才会有诸多负面新闻曝出,让多数人对于“老有所养”持怀疑态度。

  其实早有专家提出,“居家生活,社区养老,社会服务”的养老理念值得大力提倡。社区养老,比较容易整合现有的公共资源,同时,养老机构就设在社区里,能够较大限度地改变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淡化”的倾向。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老人们能够不“背井离乡”,便可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照顾和专业的护理,应该是真正的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