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市场对香港制造仍有信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由于社会生活单调,物质贫乏,对于某事物更容易产生情结。钟表对于刘健华来说,正是一种情结。他说,自幼家贫,十几岁时,就很想拥有一块手表。他回忆说,大概是七十年代,当时有份报纸刊登广告,某店铺的机械表只花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他兴致勃勃去排队买表,可是人龙长得上百人。正因为这种情结,他对钟表行业的感情非常深厚,除了对自己公司的目标和走向清晰把握,他还关注本地钟表业的整体发展。
刘健华在不同商会和学会担任公职,他说,商会为中小企寻找商机,学会则是帮助中小企增加竞争力,在保护他们「不会死」的前提下,让他们变得强大。他指出,中小企「死亡」率高,政府对中小企的支持却又含糊不清,「甚至连具体每个行业的从业者有多少,都无法完全统计,哪些企业更有竞争力也未有做足够调研和评估。」他直言,政府不想「偏心」,于是采取「公平分配」的做法,但这并不合理。他建议,政府应该分好层次,理清哪些是「人无我有」的优势产业—比如钟表业。
他苦口婆心地说,很多企业无需政府以资金支持,而是希望政府可以帮助开拓市场。比如在内地,不少港企进驻后很快消失,因为内地未有很规范的市场,港企没有施展的平台。他希望政府出面,帮助香港钟表企业在内地站稳脚。他说,国家已经告诉你,要重视内需,就是要靠实业去带动,「那正是香港传统优势产业的机会。」他认为,中国版图辽阔,钟表业一定有发展空间,关键是专注开拓,结合产业的转型。
他补充说,在世界钟表市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除了瑞士、日本,就是内地和香港。四者相比,瑞士专注名贵手表,占市场份额有限,中价的空间则属于香港和内地,这个市场仍在上升。不过,与内地相比,香港在零部件的质量和标准受国际认同,相对也比较成熟,加上设计人才的培训,让市场对香港制造仍然有信心。
「我们不需要走得太快,对于已经攻下的市场要保持优势。香港钟表业未来是要靠品牌打天下,现在才发展了十几年,经验时间尚嫌浅短。」他说。